摩納哥公國,是歐洲四個公國之一。不過與其他公國相比,摩納哥更加被別國控制。沒錯說的就是法國人,法國對摩納哥的窺視簡直就是赤裸裸的。

不僅將摩納哥的芒通、羅克布倫兩大市鎮的所有權收走,讓其領土由20平方千米縮小到1.98平方千米,還完全尊重法國的政治、經濟、航海和軍事利益的前提下行使主權。

另外摩納哥大公還與法國在1910年簽訂一份條約規定,一旦國家元首逝世而沒有男性後裔,摩納哥將併入法國。

至於為什麼比歷史提前了,這就要問義大利給法國的壓力了。當德意兩國明顯露出敵意之後,壓力頗大的巴黎對摩納哥公國這一小撮領土鑲在尼斯地區,已經表現的不耐煩。所以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機時,這份赤裸裸想要吞併摩納哥的條件就甩在繼位不久阿爾貝一世的臉上。

面對法國人赤裸裸的吞併意圖,摩納哥大公阿爾貝一世只能將希望寄託在子女身上,沒錯只要還有男性繼承人,那麼摩納哥公國將一直存在。

至於為什麼要說摩納哥,因為現在這裡成為了戰場。此時在摩納哥一片火海,這片沿海地帶正被不斷炮擊。

來自18軍以及南線集團軍加強給18軍的重炮團炮火覆蓋,讓駐守這裡的法軍官兵只能躲在防炮洞中瑟瑟發抖。

至於炮火反擊,法軍炮兵此時不敢亂動,因為在距離海岸線六公里由卡瑪爾號領銜的炮擊編隊,正一邊炮擊一邊虎視眈眈的準備著反炮擊。

該編隊上210、150、120、105毫米的艦炮,憑藉高倍數的優勢,足矣打出十多二十多公里的射程。

法軍裝備的75毫米速射炮,哪能與其抗衡。

法軍炮兵在被揍得鼻青臉腫之後,不再迷信75毫米速射炮了。現在其到處採購、收集、建造大口徑火炮,就連博物館的也沒放過。但是現在法軍的100毫米以上火炮數量並不多,而且這些火炮還要優先巴黎戰役,意法邊境的法軍手中就沒多少。

更沒辦法與意軍手中的火炮相抗衡,所以將火炮留到更有用的時候。這就苦了填先的步兵了,他們現在只能苦苦等意軍炮擊結束。

突然一聲轟鳴聲從天空傳來,躲在防炮洞內的法軍官兵臉色一變。

就有法軍士兵開口道,“該死,這群空中的魔鬼!”

被法軍官兵稱為魔鬼的,是義大利的DF3型飛機。

說起來,在戰爭爆發之後,飛艇在這段時間大放異彩,其光芒甚至將同時代另一類飛行器給掩蓋了。

沒錯,說的就是飛機。此時的飛機因為航程短、故障高,讓飛機只能執行偵查工作,其戰術運用極其有限。所以飛機在軍事領域運用,其表現自然不如飛艇精彩。

但是這只是對於其他國家而言,對於義大利來說,在某人的指點下,射擊協調器這個小玩意很快就被設計出來。

有了射擊協調器,那麼飛行員最佳的射擊方式,機頭向前射擊就孕育而生。

而DF3型飛機,則是目前義大利飛機制造業頂尖的作品。

該機全長6.9米,高2.7米,翼長8.7米,該機重69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950千克。

其飛機發動機為西格爾與動力實驗室研究的西格爾II星型發動機,該發動力最大馬力為,200馬力。該馬力能推動飛機達到每小時195千。

而這也讓該機最大升空高度,能達到4500米的極限。

從這款飛機的效能上來看,其已經達到原歷史一戰中後期的標準。

在這裡多說一句,由於飛機提早發明,這讓各國對飛機的研究起步都早,目前各國的飛機普遍效能都達到了原時空一戰中期的水平。而哪怕如此,義大利憑藉多年重金的投入,也比其他國家要好。

至於為什麼讓法軍官兵大驚失色,這是因為DF3型機頭上兩挺馬克沁機槍的緣故。其攜帶的一千發子彈,足夠其對地面掃射十次以上。

至於為什麼是飛機而不是飛艇?

原因很簡單,法軍在早期遭受到飛艇打擊之後,迅速研究出高射炮。雖然這不過是小口徑炮加長了炮管,但是打飛艇夠用了。不過能打目標大速度慢的飛艇,對小巧靈活的飛機就不夠用。

而在飛機發動機聲音響徹法軍陣地之後,爆炸向陣地後方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