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斯的奪取代表著尼斯戰役進入了尾聲,在法斯特中將帶著法軍撤退之後,南方集團軍繼續接連佔領了昂蒂布、戛納等地。

在這期間意軍還遭遇到小規模戰鬥,這是不願撤離家鄉的法國民兵。不過這些人裝備差、訓練也不夠、人數也少,連個浪花都沒掀起就沒法軍輕鬆剿滅了。

當然還有一些法軍不想放棄固守的地點,不過對於突破尼斯山區(最險峻)的意軍來說,這可由不得他們,在一番戰鬥之後,基本上都被意軍所奪回。而奪取

而在佔據整個尼斯地區之後,尼斯戰役才算結束。

根據事後的瞭解,在此戰中法軍共出動了10師以及其他部隊,共計21萬人。而意軍共出動13個師以及其他部隊26萬餘人。

經過激戰,法軍死亡1.8萬人,傷5.7萬人,被俘3.2萬人,失蹤3千多人,總計損失11萬人。而進攻的意軍死亡1.5萬人,傷4.3萬人,被俘500多人,失蹤1千多人,總計損失6萬人。

要不是11軍闖到尼斯側翼鬧的翻天地覆,南方集團軍想要以如此低的代價奪取尼斯,根本不可能。

這一路上的各種險要地形的堅固陣地,就讓南方集團軍官兵頭疼。另外在這場尼斯戰役中,有一款武器讓官兵們讚不絕口,那就是240毫米重型迫擊炮。

這種能發生240毫米炮彈的迫擊炮僅有840千克,雖然射程僅有4500米,但是對山地地形已經夠了。

因為其輕便威力巨大,再加上夠用的射程,法軍佈置在沿線山地的工事,沒幾個能抗住它的攻擊,真是一款山地戰利器。

而這炮也是都靈兵工廠最新研製的,緊急生產了24門給南線集團軍使用,而效果出奇的好。

尼斯戰役結束讓義大利有了精力開始埃及戰役,不過在這之前,舉世矚目的巴黎戰役已經打到了尾聲。

從5月27日開始,巴黎戰役就是英法兩國關注的重心。哪怕是義大利在北非、法國方向搞事,他們也專心在巴黎地區對付德國佬,誓不奪回巴黎不罷休。

英法不斷在巴黎堆積部隊試圖用血肉之軀作為鋪墊,一步步的奪取巴黎戰役的勝利。他們這個辦法雖然缺點多多,但是在龐大的兵力支援下還是很有效。

而英法軍隊也付出了讓人恐懼為代價,終於將防線推進到聖丹尼附近。沒辦法,想要攻到蓬特普安對英法而言難度太大,德軍一段段的戰壕、鐵絲網、機槍等防線工事,讓英法士兵腿腳打顫。

尤其是在邦泰呂八萬多人遭到機槍的射殺之後,英國軍隊就特別注意機槍的密度。也是因為在邦泰呂一天遭受巨大傷亡嚇壞了英國官兵,在耽擱兩天運來大量火炮時,德軍的增援也到了。

於是乎兩方圍繞邦泰呂一番大戰,將這個小鎮周邊打得到處都是彈坑,從空中看起來就像是月球表面。

而在連續打了大半個月之後,發現實在是打不動對方。黑格上將只能重新做選擇,他決定放棄進攻邦泰呂,轉而向東南方利耶爾維爾進攻,拉長戰線尋找漏洞。

為此他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右翼法軍指揮官加利埃尼上將,沒過多久對方就同意了他的想法。

法軍比英軍好一些,他們剛剛攻克了塞裡,但是傷亡數字遞到加利埃尼上將面前時,哪怕是他這位久經戰陣的老將也覺得心在滴血。13萬人的傷亡,要知道敵人在塞裡一線也就佈置了14萬人,後來別人撤退至少帶回了一半的部隊。

這損失太大,後面的仗該怎麼打?

兩位指揮官都感受到沉重的壓力,這也是加利埃尼上將為什麼會同意轉向,放棄第一份作戰計劃,將目標重新定位第二份作戰計劃。

於是乎,兩方几乎同時開始轉向,他們不再一個勁的往蓬特普安打,而是換個更容易實現的目標,向聖維進攻。

於是乎,兩位立刻調轉槍口向利耶爾維爾與韋爾進攻,試圖透過這裡,打通前往聖維的道路。不過想要打通聖維可不容易。克盧克上將早已在此佈置了兩個師的兵力,並且在其身後的7公里的維勒帕爾西還有兩萬的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