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阿比西尼亞風雲(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當斯佩艦隊還在大洋洲與英國艦隊鬥智鬥勇的時候,作為其最終目的地的意屬東非殖民地同樣也異常的熱鬧。
要說同盟國陣營哪塊殖民地是協約國的眼中釘、肉中刺,非義大利的東非殖民地莫屬,這塊卡在紅海以及印度洋的殖民地,讓英法如鯁在喉難受無比。
早在戰爭爆發之前,英國軍方就向其政府提出,義大利在東非的殖民地嚴重威脅到本土與印度的貿易運輸線,希望能在戰爭爆發之後,立即解決這個問題。
不過倫敦方面,對於軍方的建議並不重視,因為他們認為這場戰爭只需要幾個月時間就能結束。
法俄兩國的軍隊從東西兩線夾擊德國,英國封鎖其海路順便從北部登陸,德國人絕對擋不住這樣的三方攻擊。同盟陣營的核心德國佬倒下了,那麼作為小弟的意奧兩國,自然會乖乖投降。
不過可惜,協約陣容沒想到德國佬比普法戰爭還能打,不僅在西線擊敗了英法聯軍佔據了巴黎,還在東線解救了被俄國暴打的奧地利人,另外還給了俄國人一擊猛拳,讓其不敢再窺伺德國的領土。
另外一直被認為是列強車尾的義大利人也表現讓人吃驚,其在意法邊界戰役,以及蘇爾特海戰的表現,讓英法將其視為德國之外的另一個大敵。
同時經過幾個月的戰鬥,兩方都發現想要短時間內解決掉對手已經不可能了,那麼隨著戰爭短時間沒辦法平息,那麼這時候就需要從各方面入手了。
而作為眼中釘的義大利東非殖民地,那麼現在怎麼看都顯得那麼刺眼。
不過雖然看著很刺眼,但是想要奪取義大利的東非殖民地卻並不容易,因為義大利在此佈置了重兵。
該地擁有擁有一支實力不小的海軍,還擁有一支對於殖民地來說絕對龐大的陸軍。義大利軍方在此佈置了12萬本土軍隊,還擁有8萬人的殖民地軍隊,另外還有僕從國阿比西尼亞王國(衣索比亞)能夠提供15萬軍隊。
可以說想要奪取意屬東非光是兵力上就不得少於40萬,而且還不能全是殖民地軍隊,還需要協約國派出本土精銳部隊才行。
想當初開戰時,英法軍隊的參謀們沒少嘲笑義大利的軍隊佈置,將大量精銳部隊放在殖民地,而不用於本土,簡直就是昏庸不堪。結果沒想到會讓其成為自己的眼中釘肉中刺,這就太尷尬了。
尷尬不尷尬以後再說,現在最要緊的是拔掉意屬東非這顆釘子。
為之前好幾次試探表明,不僅義大利軍隊不弱,就連其殖民地軍隊以及僕從國阿比西尼亞軍隊都比英國在非洲的殖民地軍隊強,都要堪比英印軍了。當然其在武器裝備上,與英印軍還有差距。
既然義大利在東非實力很強,那麼想要奪取東非就非易事。除了要在蘇丹以及英屬東非(肯亞)準備集結軍隊之外,還需要準備大量的軍事物資。
既然準備一場大戰役,除了物資軍隊之外,情報、外交以及其他方方面面都要做準備。而在這其中,重要的一項工作那就是外交。
阿比西尼亞王國那位睿智的老國王,英國人與其打過多次交道,很難從其手中佔到便宜,哪怕這位都中風了。
尤其是戰爭爆發後,為了讓阿比西尼亞王國倒戈,英國開出了不菲的條件給錢、給武器、給領土,但是都被老國王婉拒。
原本對於拉攏阿比西尼亞王國都已經死心了,不過那位孟尼利克二世死在了年末,因為沒有兒子,但有合法女兒,所以最終選擇其外孫埃雅蘇繼位為新的國王。
既然沒有了大權在握的老國王,那麼英國人心思又活絡了起來。
“埃雅蘇國王陛下,我們大英帝國非常願意幫助貴國擺脫義大利人的控制。二十多年前貴國遭到義大利的侵犯,這是對文明世界的踐踏,我國一直對貴國的遭遇感到同情。現在這場戰爭就是對其強盜行為的懲戒,其實這也是貴國的一次機會。
看看現在貴國的情況,義大利人在貴國掠奪了大量的利益,這原本就應該是貴國的,我們大英帝國不願意看到貴國遭到如此對待,所以願意提供足夠的支援幫助貴國擺脫,另外我國還可以根據貴國的表現,分給貴國足夠的戰利品。武器、機器、資金、土地都可以。如果貴國在戰場上表現足夠出色,那麼還可以幫助貴國重新拿回沿海之地。”
英屬東非殖民地高階專員伯伊爾先生,是這次的秘密特使。而他正滔滔不絕向眼前年輕的埃雅蘇國王,講述著英國一方能給出的條件。
伯伊爾算得上阿比西尼亞王國的老熟人了,在其任職英屬東非殖民地高階專員之前,伯伊爾就與阿比西尼亞王國做過十餘年的生意,所以他對阿比西尼亞王國高層很熟悉。當然他也知道,阿比西尼亞王國對宗主國義大利的複雜感情。
不甘、感激、畏懼等情緒,就是阿比西尼亞王國高層對義大利的感情。
伯伊爾內心對此嗤之以鼻,公正的說義大利對阿比西尼亞王國已經很不錯了。雖然義大利商品在阿比西尼亞境內大行其道,但是義大利也讓其回本了。每年2—5萬人的勞務派遣,讓阿比西尼亞王室以及貴族總督們賺的盆滿缽滿(義大利為了拉攏阿比西尼亞貴族,將勞工薪資一半費用給了王室貴族,當然這些錢大部分都以商品軍火等物資又回到了義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