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造成的影響(第1/2頁)
章節報錯
巴黎的淪陷,對於世界而言,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
在德國,各地民眾都在舉行慶祝活動,慶祝英勇的德軍擊敗英法聯軍,佔據了敵人首都。或許在他們來看,法國既然被佔領了首都,那麼年前這場戰爭就能結束的傳言,將得到證實,這不值得慶祝麼?
而在德國民眾興高采烈的慶祝時,作為盟友的奧匈帝國民眾則有些心情複雜。因為奧匈在兩條戰線上的失利(塞爾維亞戰役以及加利西亞戰役),讓奧匈民眾想要慶祝都不成,只能看著鄰居的慶祝。
當然同盟國這邊在慶祝,那麼協約國這邊則在暗自傷神。
首先對於法國人來說,這就是一個重大的打擊,不管在戰略還是戰術,乃至士氣方面。
對於法國來說,巴黎的重要性怎麼體現都不為過。其所在的巴黎盆地是法國最為精華的地區,有著眾多的工業以及最好的農業。
而巴黎的淪陷讓法國損失了近三分之一的實力(包括其被德軍佔據的法國東北部),怎麼也是元氣大傷。
當然,巴黎的淪陷需要有人負責,其中作為馬恩河戰役發起者的加里埃利,在巴黎淪陷後被解除了職務。前世這位巴黎拯救者,在這一次就處境不佳了,丟掉巴黎的責任其需要承擔一半。
不過光是加里埃利一人可承擔不起這個責任,作為法軍總司令的霞飛也被免職了。
其實光是巴黎淪陷不足以讓這位德高望重的法軍總司令下臺,但是要是在加上之前的一連串的敗仗,那麼這位法軍總司令需要擔負相當大的責任。
要知道從開戰時候算起,在這位的領導下,法軍一直沒有打贏一場戰役,而法軍在其手中傷亡不菲。從開戰之初算起,法軍在一連串的敗仗中,損失了近80萬人。
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要知道法軍到現在也才兩百多萬人,這損失八十萬人,誰能受得了。雖然有很多士兵能夠恢復過來,但是目前造成兵力緊缺已經讓法軍頭疼了。
其第三波動員令已經下達,其動員的年限也從2035歲,擴大到38歲,這增加的三年就是法軍對於兵力壓力的具體展現。
除此之外,法軍也在從殖民地想辦法,首先其在亞洲的殖民地部隊得到命令,要求其向本土輸送足夠的殖民地部隊。其次在撒哈拉以南的黑非洲,法軍也得到命令組建更多的殖民地部隊。
很明顯這些基本由殖民地組建的部隊,都是要為本土做準備的。就是不知道連法軍本土部隊的傷亡慘重的情況下,這些殖民地部隊能有多少戰鬥力。
有時候戰鬥損失太大就顧不了那麼多,哪怕是根稻草也能拿來救命。
除了兵力的原因之外,法軍也在推過塞納河之後檢討了自己。首先在戰術戰略上,為之前的失利找原因。
這次檢討力度很大,從75小姐的待遇就鞥看的出來。要知道在開戰前,法軍力圖只裝備一款火炮,那就是75毫米速射炮。甚至為了這門炮,法軍還形成了速射炮理論,連戰術都需要圍繞這個門炮來展開。
可以說在開戰前,75小姐是法軍中絕對的主角,必須隨時站c位的那種。
而在檢討之後,75小姐就不再是法軍唯一的主角了,法軍也不是頭鐵,被德軍各種大口徑火炮教育了之後,雖然75小姐還是重要,但是不再是法軍中唯一的主角。
現在法軍從各地收集大口徑火炮,他們甚至從博物館裡,把他們舊式的大口徑重炮、臼炮、攻城炮等,許多是普法戰爭甚至拿破崙時代的前膛武器給拖出來應急。
法軍在努力為自己正名,法國政府這邊也對外發表了宣告,表達自己的態度。宣告中表達了對巴黎淪陷的悲痛,也闡述了法國政府接下來的任務,那就是將巴黎從德國人手中奪回來。同時也表示,法國並不會因為巴黎淪陷而投降。
法國硬氣的宣告,引來盟友的讚譽。其中最為擔心的英俄兩國高度稱讚了法國人的硬氣。
作為對法國硬氣表態的回應,聖彼得堡表示,他們接下來會繼續發動一場大戰役,緩解盟友在西線的壓力。
雖然之前在坦能堡會戰中,俄國損失了二十八萬兵力,但是龐大的北極熊讓人恐懼的就是其龐大的兵力。徵召而來計程車兵被稱為灰牲口,也不是沒原因的。
除此之外,俄國也不是沒有亮點,在加利西亞會戰中,俄國以損失20萬的代價,將奧匈軍隊趕到了喀爾巴阡山脈,其加利西亞地區落入了俄國手中。
而這場戰役除了讓奧匈丟掉加利西亞之外,也造成其四十萬的損失。大量的精銳部隊以及軍官陣亡,讓奧匈軍隊元氣大傷。聽說維也納已經向柏林和羅馬求援,讓兩位盟友加大兵力協助其解決俄國的攻勢以及塞爾維亞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