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提前的戰爭準備(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義大利新式技術以及機器的不斷面世,展現了義大利經濟蓬勃發展的良好事態。
就有經濟學家曾經斷言,義大利如果繼續這樣發展下去,將在十年之內超過法國,成為歐洲第三大經濟體。
不過對於剛剛從王宮離開的克魯茲首相來說,義大利蓬勃發展的經濟已經不是下一階段的重點了。
因為今天國王找他談的事情過於重大,讓他整個人都心神不寧。
因為在今天,國王告知了他準備將義大利財政收入的四成都用在軍方身上。當了這麼久的首相,克魯茲當然知道四成收入用在軍方身上代表了什麼。
別看目前各國軍備競賽進行的如火如荼,但是其軍費最高也才是德國的36.7%。而且德國既要在陸軍與法國抗衡,又要在海軍與英國爭鋒,也才達到這個程度。至於其他各國,更只會比德國低。
之前義大利軍費佔據財政收入也是在30%左右,現在突然要提到40%,這怎麼能讓政府能接受。
而這也是卡洛找克魯茲的原因,想要讓政府同意,光是卡洛以君主身份強壓是不行的,需要說服他們。而卡洛應對的方法很簡單,那就是說服首相,再由首相去找政府各部門負責人談。
當然該怎麼談,這就需要考慮首相的能力了。
對於克魯茲來說,能讓其接受這個挑戰。除了其首相的職責之外,也有義大利本身出路在內。
別看目前義大利經濟花團錦簇好不熱鬧,但是這不過佔據先發優勢。各國已經反應過來,在造船、汽車製造、石油化工等行業,也開始扶持自己的企業。根據政府方面的調查,目前義大利在這些強勢行業內所佔據的比例一直在緩慢降低。而由於這些行業的規模不斷變大,所以顯得義大利依然出口強勁。但是也不是沒有憂慮,目前最大的憂慮就是義大利最大的海外市場,遠東爆發了一場革命。
遠東大國的民族主義者在其國內一個叫武昌的城市,舉起了反對統治階層滿族的旗子。
而其政府高層則因為與義大利老朋友袁項城的矛盾,導致派兵不及時,讓整個南方都陷入了起義當中。遠東混亂的局勢嚴重影響了義大利在當地的利益,要知道經過二十多年的深耕,義大利每年與其的貿易達到了八億里拉的規模。
這也導致在起義爆發後的兩個月內,義大利與遠東大國貿易直接萎縮了往日同期的五成。這可關係到很多貿易商以及工廠,對義大利經濟可謂是一個相當不利的訊息。
之前其政府還做過一個迷之操作,詢問是否可以僱傭義大利的軍隊平叛。這很明顯是其勳貴集團在與袁項城交鋒不順,所做出氣急敗壞的決定。
這種要求,直接被駐遠東大使給回絕了。讓義大利摻合到其中,這不是破壞了其在遠東多年保持的形象麼。
既然義大利經濟有這麼多不可確定性,那麼接下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為義大利找市場。
沒錯,就是找市場。目前歐洲因為發展較早再加上各大國雲集的原因,市場早就被瓜分了。義大利想要搬一小塊非常不容易,搞不好還會引發戰爭。目前較為唯一容易上手的地區,就是之前被奧斯曼人佔據過巴爾幹半島了。
不過雖然這地方容易上手,但是盯著的人不少,奧地利人與俄國人就是其中最在意的兩個國家,義大利想要插手非常不容易。
歐洲很難,那麼我們可以放眼全球。目前就屬北美市場最具有活力,但是這是美國的人的地盤,連強勢的大英帝國都只能依靠加拿大吃點殘羹剩飯。
南美,那是英美法的勢力範圍,義大利只能依靠與阿根廷的良好關係分點湯湯水水,想要擴大規模,絕對會被三家強力壓制。(多說一句題外話,歷史上一戰對美國最大的作用是將英法勢力趕出了美洲,讓整個美洲成為美國的後花園,所以美國並不是什麼都沒得到)
美洲不可能,那麼換個地方怎麼樣。
非洲?
非常好的原材料基地,市場就算了吧。非洲的黑叔叔們,想要成為市場,至少需要百年時間的培養。
而亞洲,目前主要被英法所把持,義大利能在遠東開拓一大塊市場,已經是上帝的恩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