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的世界處在一片祥和的氣氛中,雖然歐洲上空的硝煙開始瀰漫,但這並不影響目前的安寧。

要說在這安寧的世界中,能有什麼事情比較引人關注,那麼今年大英帝國君主愛德華七世去世的訊息。這位在位僅九年的英國國王於1910年5月6日在白金漢宮過世,死因是肺炎。

這位愛德華七世以風流成性而聞名,其父親阿爾伯特親王就是因為他的風流韻事,急急忙忙從倫敦往返了劍橋一趟,兩個星期之後因傷寒病去世。

而受到父親去世的影響,其母親維多利亞女王一直不准他過問政治或宗室事務。直到他近50歲時,才開始參與到其中。可想而知,維多利亞女王有多生氣自己這個兒子。

不過雖然如此,但是這位愛德華七世君主,除了風流成性之外,在政治上還是有很多建樹。例如在位期間大力恢復因女王長期孀居而顯得黯淡的英國君主制度,另外其在1903年對巴黎的訪問,成為兩國簽訂“英法協約”奠定了基礎。

不管怎麼樣,作為世界頭號強國,大英帝國的君主過世以及新君即位,那必然是及其的盛大隆重。

而愛德華七世的葬禮那也是各國君主齊聚,有九位君主、五位王儲、七位皇后、四十多為皇室成員參加了其葬禮,尤其是那張著名的九位君主齊聚照片,就是在該葬禮前拍攝的。

對於這場各國政要參加的世紀豪華葬禮,義大利這邊也派出了以外交大臣巴科納為首的代表團參加,並沒有派出皇室成員或者君主前往。原因很簡單,因為薩伏伊家族並沒有與英國王室聯姻,另外兩國關係現在有些微妙,所以沒必要派出那麼高規格的代表團。

而除了英皇的接替之外,在葡萄牙爆發了一場資產階級革命。

革命開始於海軍船隻。在共和黨的鼓動下,一個叫桑托斯的人率領兩艘巡洋艦公然叛亂,向王宮進行炮擊,陸軍也拒絕執行國王曼努埃爾要求鎮壓的命令,反而與海軍形成聯合之勢。

曼努埃爾此時正在和前來訪問的巴西總統悠閒地打著橋牌,在得知革命爆發的訊息之後,知道大勢已去,不能久留了。於是顧不得牌局還沒玩完,趕緊從海港坐船奔往英國。

里斯本城市內受共和思想計程車兵也不甘示弱,趁此機會逮捕了他們尚在酣睡的軍官,迅速控制了可能干擾革命的軍隊,並把武器分發給城市裡渴望變革的民眾。

一切都太容易了,共和黨人發現,他們這麼快就接管了一個國家。於是迅速巡街,保護民眾的私有財產,並抑制所有無政府主義傾向的苗頭。

隨後特奧菲洛·布拉加被推舉為總統,新的政府迅速在政治、經濟、外交政策等方面進行改革。

而前來訪問的巴西總統,戲劇性地見證了葡萄牙君主制度的倉皇謝幕,昨天還和君主打橋牌,第二天天就變了,共和的陽光灑在葡萄牙的大地上。

葡萄牙的革命,簡直如同兒戲一般。與另一場革命相比簡直太小兒科,這場革命就是墨西哥革命。

在今年,墨西哥又一次舉行總統選舉。總統迪亞斯一直都是人民“愛戴”的物件,在30餘年間一直統治著該國,墨西哥在其的統治下經濟嚴重混亂,人民更是苦不堪言。另外墨西哥的選舉也是相當民主,因為迪亞斯總是在未經過選舉的情況下,宣佈自己再次連任,目前其已經連任6屆總統了。

關鍵是迪亞斯老爺子不只是自己想為墨西哥發電,還想家族一直為墨西哥發電。這種為墨西拿奉獻的精神,讓民眾不滿了。

其中自由派的馬德羅就提出反對獨裁、保護民族工業和建立憲政國家等綱領,其很得到人民支援。

隨後迪亞斯就將馬德羅關了小黑屋,於7月舉行了一個假選舉,宣佈自己獲勝。至於被關小黑屋的馬德羅,則在大選結束後獲釋。

被總統閣下如此對待,這位老哥也怒了,於10月3日在得克薩斯聖安東尼奧發表“聖路易斯彼託西計劃”。要求迪亞斯辭職,分配土地和改革選舉制度,號召人民武裝起義。

於是在其的帶動下,革命席捲了墨西哥全國。在北方,奧羅斯科和比利亞率領農民軍襲擊政府軍隊,在南方,薩巴塔領導農民進行武裝鬥爭。

現在墨西哥打的非常熱鬧,而此時其熱心的鄰居美國自然不會安生。對於墨西哥,美國一直都是十分的警惕,因為美國需要將其控制在手。

在迪亞斯政府統治期間,美國就向墨西哥輸出了大量的資本和技術。雖然迪亞斯時期,墨西哥的經濟發展較快,工業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迪亞斯統治時期的經濟發展是建立在美國單方面輸出經濟,而非獨立自主的基礎上的。所以在經濟上,墨西哥已經逐漸被美國所掌控。

至於現在爆發的革命,美國自然也是密切關注,只要有損害美國利益的行為,山姆大叔就會讓墨西哥大草帽知道,自己鄰居的諸多好處。

雖然有兩個國家在鬧革命,但是其在國際上的地位都不高,所以說一句天下太平也不為過。

而在這種無災無害的情況下,義大利經濟發展很是迅速。

目前義大利經濟主要依靠造船業、汽車製造業、電力行業、軍工業等帶動。

以汽車製造業來說,光是整車製造業義大利就擁有19.7萬人,關聯產業人數更是突破百萬大關。而在今年,義大利汽車製造業總規模突破20億里拉大關,達到了21.1億里拉的規模。其中汽車以及零部件出口,佔據出口總額的15.1%。

雖然目前各國都有自己的汽車製造廠,但是先發以及大規模生產優勢,讓義大利汽車在各國中佔據過半的市場份額。尤其是在最講究經濟效益的卡車行業,義大利卡車更是佔據歐洲八成的銷售量。

卡車能銷售這麼高,更多是因為義大利汽車企業入行最早,以菲亞特為例,其每年用在卡車技術的研發,每年經費就高達上千萬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