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法國人的態度(第1/2頁)
章節報錯
造艦計劃的透過,對於義大利海軍而言是一件大喜事。
不過想要看到新式戰艦下水還需要等些時日,至少新款戰列艦圖紙總需要準備一下吧,要不然船廠工人拿什麼造船。所以海軍想要得到新戰艦,還需要假以時日。
當然,義大利突如其來的造艦計劃,對於歐洲其他國家而言,同樣也被嚇了一大跳。
在德國,對於義大利的造艦計劃,德皇威廉二世與他信任的重臣一道商議著其對德國的影響。
“陛下,義大利的造艦計劃,對我國而言是絕對的好事,至少他們能幫我們分擔來自英法的海上壓力,說不定能讓我們取的海上均勢也有可能。”
海軍大臣提爾皮茨元帥,率先發表了他的看法。其實他的看法也代表了目前德國大部分政要,對義大利造艦的看法。畢竟義大利是盟國,在自家海軍實力不足的情況下,盟國造艦怎麼看都是對自己有利。
“不過這會不會激起英國的強烈反應,另外我們另一個盟友奧地利人態度也需要關注。”此時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見。
面對這話不需要其他人開口,提爾皮茨自己就能回答。“我們造艦計劃,英國人反應激烈難道就不建造麼?至於奧匈對義大利造艦的反應,這有什麼出奇的,海軍處於劣勢,但是陸軍保持著優勢啊,而且在戰略態勢上,也是奧匈佔據優勢,有什麼好擔心的。”
好嘛,這話粗理不粗,說的非常有道理。而提爾皮茨的發言引來了其他人的讚譽。
“提爾皮茨元帥說的沒錯,義大利造艦對我國非常有利,不僅能牽制英法的海上力量,而且還可以加深重其與英法的敵視關係,我們更應該給與掌聲才是。畢竟我們的盟友在地中海很有野心,我們更應該支援其訴求。”
說話的是首相兼外交大臣馮·比洛閣下,這位俾斯麥的繼承者在外交上很有心得,提出義大利造艦目的肯定是為了地中海利益。這位外交出身的首相眼光真準,一眼就看出了義大利真正的核心利益。
“那麼,由我來發一封電報吧,向我的朋友卡洛發一份聯絡感情的電報。至少我與卡洛在對法國人的態度上,肯定是一致的。”
難得德皇講了一個俏皮話,在場重臣們都樂呵呵的笑了起來。
與德國一臉開心的不同,作為義大利鄰居兼競爭者的法國政府,對於義大利突然開始造艦的行為,有些頭疼。
沒錯,就是頭疼。這些年義大利與法國的緊張關係,法國政府怎麼會不知道。而且他們也知道義大利對自己不滿的原因,搶佔了突尼西亞加上地中海利益的爭奪,導致兩國關係很差。而現在義大利準備大肆擴充自己海軍的舉動,讓法國政府必須慎重對待。
現在法國當政的是孔布內閣,這位學習神學出身的總理,目前乾的最出色的一件事情就是政教分離(總感覺那麼熟悉)。
“諸位,目前德國在大肆建造自己的艦隊,而義大利現在也開始建造自己艦隊,我國的海軍必須擴充,要不然後果會非常嚴重。”
開口的是海軍部長皮拉騰,目前法國海軍面對來自德意兩國海軍造艦的壓力,讓法國海軍坐如針氈,所以這內閣會議一開場,皮拉騰就先聲奪人的發言了。
不過他的意圖並沒有實現,只見財政部長魯維埃隨即開口道“海軍面臨的困難我們都清楚,不過目前我國財政不算樂觀,想要像德意兩國一樣大規模擴充海軍,有點不現實。”
這位魯維埃是法國政壇的元老級人物,擔任過好幾任內閣的財政部長還擔任過一任總理,在平衡預算方面非常有一套,是內閣中舉足輕重的人物,所以他的話讓其他人都非常重視。
“難道不能想想辦法麼?我們海軍要是跟上,那麼在大西洋與地中海,都會處於危險的劣勢當中。”
“但是也需要考慮財政收支問題,目前我國除了需要正常開支之外,陸地上壓力一樣不小,而且還需要考慮我們的盟國,財政上真沒有多餘的資金給海軍造艦。”
魯維埃也不是不講道理,他將財政部開支一項項分析給海軍方面聽。面對魯維埃的分析,皮拉騰卻並不甘心。
“財政困難我也承認,但是我們海軍面臨的問題更大啊,難道國防安全不重要麼?我們海軍不僅需要維護共和國的利益,還需要保障本土以及殖民地海上安全,這海上壓力太大了。”
海軍部長的話讓內閣其他成員有些不好開口,誰讓法國想要報凡爾賽受辱的一箭之仇呢。丟掉的洛林與阿爾薩斯,可是法國最重要的煤鐵基地。
看看鄰居義大利的慘樣,為了讓其重工業得到發展,滿世界尋找煤鐵礦,算他們命好能在科索沃以及利比亞找到煤鐵礦,但是漫長的運輸線路安全性先不談,這直接導致義大利鋼鐵業只能依靠關稅壁壘的保護,只能在本國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