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羅馬舊城的奎里納萊宮,是義大利王國的政治中心。

當然這裡美景也不錯,宮前廣場中央有雙子星噴泉,還有一座從奧古斯都陵墓搬來的方尖碑。在方尖石碑的兩邊有兩尊高 5.6 米的巨人石像,雕刻精細,神態各異,身邊還有兩匹栩栩如生的駿馬。

而進入皇宮內之後,其庭園也是別具一格,四周被典雅的長廊包圍,顯得和諧莊嚴。

而這一切對於維托里奧·庫尼伯蒂來說都是顯得那麼引人入勝,所以偷偷的東張西望是免不了的。畢竟第一次來皇宮,什麼新鮮。

而負責為他引路的侍從也很貼心,一時不時的還介紹一下。

等庫尼伯蒂被領到一處門口時,侍從做出讓他稍等一下的手勢後,敲響了房門。隨即房間內傳來庫尼伯蒂聽過的威嚴聲。

“什麼事?”

“陛下,庫尼伯蒂先生已經到了。”

“快請他進來。”

庫尼伯蒂一進來就看到,房間內只有兩人而且他都認識。一位是海軍大臣亞吉爾上將,另一位就是把他召來的君主卡洛陛下。

“見過陛下,以及上將閣下。”

庫尼伯蒂雖然不知道國王與上將為什麼召自己過來,但是該有的禮數還是有的,立刻行了一個屈膝禮。

等到庫尼伯蒂行禮完畢後,亞吉爾上將開口道。“庫尼伯蒂,你來給陛下詳細的說一下,你新式戰艦的方案。”

亞吉爾上將這話讓庫尼伯蒂內心一震,因為他終於知道為什麼國王要召見自己了。當然這對於他來說也是一個機會,只要能夠說服陛下,那麼自己研發新式戰列艦將是鐵板釘釘的事情。

一想到這裡,庫尼伯蒂內心充滿了鬥志,只見他開口道。“陛下,對於新式戰列艦我有一點點小小的看法。目前各國的戰列艦都採用兩級主炮,這一傳統是來自於風帆戰艦時代。當然兩級主炮的設定更多是考慮到投射量的問題。”

庫尼伯蒂所說也是目前戰艦設計以及使用者海軍對海戰實際需求的考慮。

因為戰列艦這一艦種起源於風帆戰艦時代,那時候的戰列艦每舷側三層火炮甲板,最下面那層火炮甲板的火炮口徑最大炮最重,最上面那層火炮火炮的火炮口徑略小、炮也比較輕。

這是為了儘量降低戰列艦重心又讓戰列艦有一些重炮而做的妥協設定。

而進入鐵甲艦時代後,各國海軍依然延續了這一傳統。這時候戰列艦開始摸索著作戰方式,當然這時候群魔亂舞,怎麼造的都有。但是這種摸索等到義大利都靈級出現之後,各國基本也打成了共識。

而都靈級也標誌著戰列艦迴歸,於是大部分海軍將領都認為,鋼鐵戰艦又可以恢復當年主力艦隊戰列線炮擊的打法了。裝在兩舷側炮郭內的火炮也是決戰兵器,或者它們才是第一重要的決戰兵器。

從都靈號開始,戰列艦的發展就是不斷提高兩舷側的火炮陣列的口徑,從120mm到152mm,從152mm到178mm,到203mm,名字也從副炮漸漸改叫做二級主炮。

當然二級主炮也是因為一級主炮射速不快,1—2分鐘才能打一發,此時各國戰艦的裝甲以及結構也是越發厚實,讓各國戰列艦想要一發入魂的機會也是越發渺茫。所以二級主炮存在就非常有意義。

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新技術的各項運用,讓庫尼伯蒂敏銳的觀察到目前二級主炮的不足,那就是穿甲能力不足。而一級主炮在射速以及穿甲能力卻在逐步提升,這時候,全裝備一級主炮就成為可能。

“至於現在,我認為二級主炮已經可以取消了,因為它們雖然投射量比起一級主炮要高,但是卻缺少重創對方的手段。我認為取消二級主炮之後,可以讓新式戰列艦增加兩臺主炮塔,四門一級主炮。依靠八門主炮的齊射威力,完全可以做到翻倍的一級主炮火力。而且一級主炮比起兩級主炮而言,更可以做到火力統一,其採用統一射擊指揮儀,能夠在更遠的距離擁有更高的精準度。相信在這一點上,加里波第級裝巡很好的給予瞭解釋。”

對於庫尼伯蒂所說,亞吉爾上將隨即幫腔到。“的確是這樣,在加里波第級裝巡上,八門254毫米主炮在統一射擊指揮儀的協助下,遠距離射擊精度有了非常巨大的提升。其完全可以做到在相距6000—9000米的距離,對敵進行精準的炮擊。”

亞吉爾上將這記助攻,庫尼伯蒂投來感激的眼神。

面對兩人之間的配合,卡洛難道看不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