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障對於義大利非常的重要以及有深遠的意義,不過目前來說對義大利更加重要的還是目前的國際形勢。

首先在南非,大英帝國終於可以驕傲的宣告,征服了布林人。

在1900年1月10日,作為南非遠征軍總司令的羅伯茨以及作為參謀長的基欽納,抵達開普敦。

而他們帶來了本土的第七軍、來自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加拿大的增援部隊,以及駐印度和錫蘭的三支騎兵部隊。

到1900年1月底,南非戰場上的英軍增至19萬,到3月再增至25萬人,居於絕對優勢。此外,還有幾千匹軍馬從英國和澳大利亞運抵南非,增加了英軍的機動性。

沒錯,在前一段時間的慘敗,讓大英帝國發狠了。

而上任的羅伯茨勳爵也在一番戰場調查之後改變了戰略,將主攻方向從納塔爾西移到中路兵力較弱的奧蘭治地區,同時改變刻板的正面強攻戰術,採取迂迴夾擊的策略。

西線方向,英軍擊敗布軍最兇猛的“黑將軍”皮埃特·克龍耶指揮的民團,2月27日解放被圍困數月的金伯利。東線英軍2月28日發動攻勢,3月5日在多得雷赫特打敗了布林人,終於得以解萊迪斯史密斯之圍。

消滅了最強悍的克龍耶對左翼的威脅後,羅伯茨將主攻兵力轉回奧蘭治,穩步向北挺進。

由於吸取了第一階段失敗的教訓,英軍改變了戰術。在遭到布軍伏擊時步兵部隊不再保持隊形,而是就近挖掘戰壕,掩護騎兵對布軍陣地發動迂迴攻擊。

在這種戰術下,布軍在白楊樹林、亞伯拉罕牛欄等地的阻擊接連失敗。3月20日,英軍第六師和第七師在亞伯拉罕牛欄,擊敗了布軍裝備最精良的約翰內斯堡警察部隊。

3月22日,奧蘭治自由邦總統馬蒂烏斯·斯泰因,帶領政府和國會官員逃出首都布隆方丹,逃往北方的克龍斯塔德。

3月23日下午,英軍開入布隆方丹。

3月下旬,英軍部隊傷寒流行,羅伯茨不得不下令就地休整,英軍的攻勢被迫中斷。4月2日,布軍總司令茹貝爾在柳樹農莊戰鬥中再次墜馬重傷,4月3日去世。根據他的遺願,擅長游擊戰的路易斯·博塔繼任布林野戰部隊總司令。

在英軍各條戰線都傳來捷報的時候,,又有一大批英國援軍開到南非。沒錯獅子搏兔亦用全力,大英帝國打定主意要展現自己的陸軍的風采(雖然之前的戰鬥讓其軍隊原形畢露)。

既然有增援,那就沒有不用的道理,而經過兵力調整後,大英帝國軍隊又發生的變化。

在主攻方向上,羅伯茨有八個步兵師(第3、6、7、8、9、10、11師、殖民地師)和第12騎兵師。羅伯茨帶著主力部隊,在5月中旬重新發動進攻。5月29日,羅伯茨的大軍攻克奧蘭治自由邦的新首都克龍斯塔德。

由於接連遭到失敗,布林人計程車氣一落千丈。在羅伯茨的寬大許諾下,許多在英軍後方活動的民團團員向英國人投降,交出武器,然後返回自己的農場。到6月中旬,仍在戰鬥的布林人只剩下了兩萬多人。

1900年6月24日,米爾納勳爵在布隆方丹宣佈英國兼併奧蘭治自由邦。

吞併奧蘭治後,英軍加緊向德蘭士瓦進攻。

6月29日,弗蘭奇將軍指揮澳大利亞騎兵部隊,在約翰內斯堡南郊的克利普河擊敗了最後一支防禦部隊。6月30日,克魯格總統乘坐火車離開首都比勒陀利亞。6月31日,羅伯茨進入約翰內斯堡,7月5日清晨開進比勒陀利亞。

1900年9月1日羅伯茨宣佈英國兼併德蘭士瓦,並宣稱戰爭結束。

9月11日,克魯格總統得到流亡的德蘭士瓦政府授權,抵達葡屬莫三比克首府洛倫索馬貴斯。10月19日,克魯格乘坐荷蘭女王威廉明娜派來的巡洋艦格爾德蘭號,前往歐洲求援。

在羅伯茨宣佈戰爭結束時,大英帝國為此陣亡了一萬三千多人。而在這其中大部分都是軍隊遭受的損失,當然軍隊除了死亡的軍人之外,受傷、失蹤等達到了一萬九千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