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購艦談判(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聖彼得堡的外交部內,一場談判剛剛結束。
“戈萊克大使,貴我兩國雖然有一些分歧,但是我認為相互瞭解是這次會面最重要的成果。我期待與大使下一次的會面,希望到時候我們能夠消除兩方的分歧。”
俄國外交大臣拉姆茲多夫站起來握著義大利大使戈萊克的手,說出口以上的話。
“拉姆茲多夫閣下,希望下次會談能減少我們兩方的分歧,再會。”
戈萊克大使回了一句後,離開了。
等義大利大使離開後,拉姆茲多夫立刻叫來僕人。“準備馬車,我要去皇宮。”
與義大利談判購買戰艦一事,對於俄國也是很重要,所以需要向沙皇尼古拉二世通報具體情況。
等拉姆茲多夫來到皇宮之後才發現,不只是沙皇在等著自己,還有海軍大臣特爾托夫,財政大臣維施涅格拉德斯基、大臣會議主席波別多諾斯採夫等都在此。
“拉姆茲多夫與義大利人談的怎麼樣?”
大臣會議主席波別多諾斯採夫開口詢問著進來的外交大臣。這位尼古拉二世老師出身的波別多諾斯採夫,非常得到沙皇的信任,所以成為了文官之首,擔任大臣會議主席,而在尼古拉二世登基後的這些年,波別多諾斯採夫對內採用高壓政策,將一大批擁有開明思想的官員撤換掉,保證統治階層的穩定性。但是他的這一舉動也造成了資產階級的敵視,不少人恨不得將其除之而後快。
“算不上多好,義大利人堅持如果我們只購買一艘戰列艦的話,那麼必須支付1050萬盧布,兩艘戰艦的價格倒是降低到了1950萬盧布。而且出售戰艦圖紙以及技術的價格也降到了450萬盧布。”(1盧布換2.8里拉)
聽到外交大臣的話,沙皇尼古拉二世開口道。“你的意思是,義大利不願意單獨出售一艘戰列艦,而是堅持兩艘一起出售?”
“是的陛下,義大利將兩艘熱那亞級戰列艦以及圖紙技術等打包價格從2600萬盧布,降低了200萬盧布的價格,但是單艦出售的價格,依然沒有降低,咬死1050萬盧布的價格。”
一聽外交大臣的話,尼古拉二世看向了海軍大臣特爾托夫上將,很明顯他想要聽聽海軍的意見。
“陛下,如果說單艦採購的話,那麼義大利人給出的這個價格偏高,不過如果是雙艦的話,那麼這個價格倒是也說的過去,至於圖紙和技術,我認為這對海軍和造船廠都非常有幫助。眾所周知,這些年義大利戰績效能非常出色,雖然其造價在各國來說都算較高的,但是在價效比上非常不錯。所以我們海軍認為,與義大利人可以繼續談下去。”
特爾托夫上將的話,讓尼古拉二世聽得有些主意了。不過正當他想要開口的時候,只見財政大臣維施涅格拉德斯基突然開口阻攔道。
“陛下,購買義大利戰艦財政部沒有意見,但是兩艘戰艦加技術圖紙等價格高達2400萬盧布,這太高了。我們財政部為兩艘戰艦隻準備了2000萬盧布的款子,這升到2400萬,多出來的缺口該怎麼辦?”
財政大臣的話,讓現場氣氛焦灼起來,因為都知道這是起了波瀾。
而特爾托夫上將一看又猶豫起來的年輕沙皇,內心暗道一聲不好,趕忙解釋道。“陛下,這次採購戰艦對於遠東的安危非常重要,我國與日本的關係現在非常緊張。這個不講道理的國家在遠東戰列艦已經擁有了四艘,而國目前只有兩艘戰列艦在遠東。完全處於絕對的劣勢,所以我國在遠東急需補充其實力。至於購買技術和圖紙同樣也重要,能夠提升我國的造艦水平。兩者都是陛下海軍所急切需要的。”
面對特爾托夫上將深情並茂的發言,尼古拉二世有些意動,他轉頭問起財政大臣。“財政部難道拿不出四百萬盧布?”
面對沙皇的話,財政大臣維施涅格拉德斯基隨即叫著屈。“陛下,財政部的錢都是有去處的,根本沒有多一個盧布的空閒資金給海軍。”
面對財政大臣維施涅格拉德斯基的叫屈,大臣會議主席波別多諾斯採夫這時開口道。“400萬盧布也不算多,難道財政部還不能擠一擠,應該能寄出來吧。”
沙皇老師出身的維施涅格拉德斯基說話很有份量,一來優柔寡斷的沙皇非常尊重他的意見,二來他也是推動帝國在遠東擴張的主要支持者。
當然另外一個方面,其對政府各部門也是非常瞭解,知道財政大臣有私心。因為當時美國商人克朗普就是這位極力推薦的,要說兩人沒有金錢上的來往,也就欺負年輕沙皇不瞭解情況。對於他這位老狐狸可是一清二楚,當然這次突然生事多半是為了報復海軍當時極力反對在美國造艦這件事。要知道當時政府已經與那位美國商人談判了,到嘴的肉被攪黃,肯定引得這位財政大臣不滿。
“擠一擠還是有的,當然如果拉姆茲多夫閣下能夠將價格繼續降下來,那更好了。”
在面對大臣會議主席這位極具分量又不好糊弄主時,維施涅格拉德斯基也只能作罷,不願意因此得罪這位重臣。與海軍大臣這種有求自己的軍方不同,大臣會議主席可是大臣之首(與首相職務有點相仿),不是可以得罪的人。
而在財政大臣退縮後,這場會議也算差不多了。
而偉大的沙皇小爸爸也終於做出來決定。“與義大利人的談判,可以試著採購兩艘戰艦,另外戰艦圖紙以及技術,同樣是我國所需要的。當然具體的談判,還需要拉姆茲多夫先生你費心了。”
對於沙皇的命令,拉姆茲多夫只能回答到。“遵命,陛下。”
會議結束後,自然是各自回去了。
而拉姆茲多夫因為今天同義大利人談判後又趕來參加會議,所以就打算早點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