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7年的春天,依然是個萬物復甦的季節,溫暖的天氣讓義大利民眾們度過了一個非常不錯的新年。

好吧,溫暖的亞平半島沒有什麼冬季可言,最低不過是310攝氏度的冬季,根本算不上寒冷。

不過義大利依然算是進入了新的一年,新年就有新氣象,作為海軍的新氣象,三艘新式戰列艦已經在威尼斯海軍造船廠與安多莎爾造船廠內鋪下了龍骨,開始了建造工作。

新式戰列艦被暫時被定為H的內部編號,具體的船號還需要海軍內部確定。不過該級戰艦算得上是戰列艦歷史的巨大突破。4門356毫米35倍的一級主炮,12門152毫米的二級主炮,構築了其無與倫比的火力。

採用兩臺4汽缸立式三脹式蒸汽機為動力,讓其擁有最大輸出為馬力的強勁動力,這能讓其擁有最大18.6節的速度。同時巨大燃煤儲備設計,讓其擁有4520海里12節的巨大航程。

再配上最大400毫米由鎳鉻鋼構造的主裝甲,讓其達到標準排水量噸,滿載噸的巨大鋼鐵猛獸。

如此能抗能打能跑的海上猛獸,可以說是碾壓全場的存在。當然優異的效能,也是需要資金為其後盾,2620萬里拉的造價,可是說是目前世界上在建最貴軍艦,沒有比其更高的了。

這三艘戰艦也將海軍的口袋掏空了,不過身為海軍大臣的戈萊克上將卻對此非常滿意,因為這是義大利海軍的驕傲。他隔三差五就要來兩大船廠看看這三艘鋼鐵巨獸的建造工作,這都讓兩大船廠的造船工都對他熟悉了。

這裡需要多說一句,這次三艘新戰艦的訂單,由威尼斯海軍造船廠負責一艘,安多莎爾造船廠負責兩艘。

作為技術更強的威尼斯海軍造船廠,只建造一艘?

是的,沒錯,就是這個樣子!

那麼威尼斯海軍造船廠不會鬧騰麼?

換做其他時候早就鬧騰,不過這個時候威尼斯海軍造船廠只能默默承受,因為他們將安多莎爾造船廠的天才設計師維托里奧·庫尼伯蒂挖到了他們船廠。理虧的威尼斯船廠自然不會這時候說些什麼,反倒是安多莎爾造船廠上下異常的憤怒。

要知道當維托里奧·庫尼伯蒂向布林說出,自己準備去威尼斯造船廠的時候,這位布林當時氣憤的都拿起手槍,準備找挖自己牆角的布蘭決鬥了。

當然這件事,也是義大利船舶設計師意見驚天動地的大事。而在維托里奧·庫尼伯蒂去了威尼斯造船廠之後,其他各船廠都紛紛看緊了自家的設計師,尤其是年輕有天賦的設計師,更是重點看護物件。

而這些也不是海軍的全部事情,另外一件事就是,目前不起眼陸戰隊已經編成了一個旅,當時這只是勉強能看,不過海軍在不知名的壓力下,又開始迫不及待的準備第二旅的準備工作,預計在下半年,第二旅的編制工作就可以展開了,隨後只需要新增一些諸如火炮、工兵、後勤,騎兵等附屬部隊,那麼一個師的陸戰隊就可以說初具規模。

當然這是明後兩年的事,目前對於海軍來說,新式戰艦依然其是關注的頭等大事。當然義大利除了海軍之外,還有陸軍,在去年陸軍上下最為關心的事,就是新式步槍的研製工作,當然除了步槍之外,從克虜伯引進火炮技術後,陸軍還需要等待新式的火炮。火炮步槍這兩項關係著陸軍戰鬥力的武器,都在研發當中。

當然除了海陸兩軍之外,義大利工業方面,發展也是非常不錯。由先吃螃蟹的示範作用,目前義大利的電力應用非常緊張,因為想要改用電力的工廠太多了,這讓國家電網公司,在一年之內不得不做出兩次擴建計劃。最為誇張的是來自米蘭,目前米蘭的火電廠已經提出三次擴建方案。一次比一次激進,這都是缺電給鬧得。

當然缺電這也能看到,電力對工業的促進作用。

另外多說一句,在年末統計的時候,第一次發現義大利從德國進口的工業品出現了負增長,這可是奇蹟啊!

要知道自從義大利與德國相互開放市場之後,義大利國內工業可謂是節節敗退,要不是隨後卡洛開啟了遠東及東南亞的市場,讓其喘口氣,義大利的工業品幾乎沒有翻身之日。

當然隨著義大利開始大規模使用電力,其他國家也不會熟視無睹,必然也會跟進,而這時候也將是對義大利工業的考驗。

當然其他歐洲國家想要上馬電力,那就必須用到由特斯拉研發的交流電系統,雖然還有直流電可以選擇,但是誰會每隔一公里修一個發電站?這成本也太高了。

當然作為義大利的掌舵人,卡洛對於其他國家採購交流電機及發電機組也是持支援的態度,這倒不是卡洛見錢眼開,而是這玩意卡洛不能拒絕。因為自由經濟模式下,基本上只要不是武器都賣。

義大利比起其他國家更需要外部的各種裝置設施,如果義大利不賣交流電裝置,那麼其他國家完全可以依葫蘆畫瓢,同樣不賣義大利需要的裝置,這對義大利傷害更大。

而且交流電系統這玩意雖然研發困難,但是成品別人一看就會。雖然已經申請了專利,但是如果義大利自己設定障礙,那就不能怪別人也不守規矩了。

各國之間誰都不是傻子,你能做初一我就能做十五,很多規矩如果沒有壓服各方的實力,那最好別動小心思,這會讓受傷最重的變成自己。而作為列強中最弱的義大利,當然是需要維持這個規矩的受益者。

而除此之外,在各個用電的工廠內,悄悄興起了十二小時輪班制。工人本分為兩班,輪流上班工作。

這種制度的發明人來自巴勒莫的博尼克,更是在國內名聲大噪,有人將其稱為極具創意的管理者,也有人覺得不值一提。當然作為一個合格的資本家,十二小時輪班制正在義大利工廠中逐漸蔓延開了,當然這也是義大利電力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

當然除了十二小時輪班制之外,還有八小時的三班制。不過這種工廠基本都是出現在諸如義大利國家電網公司、西屋電氣公司,以及其他由政府或者卡洛投資的企業中。其數量相對而言,就少太多了。

當然不管怎麼樣,義大利的工業化正在加速進行。

我的意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