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時節對於被阿爾卑斯山保護的義大利來說,並不會太冷,尤其是對首都羅馬而言,更不算什麼。

所以多穿一件厚衣服的卡洛,一樣感到舒適。

當然,他的心情現在也相當的舒適。

“看看,美國這新的造艦計劃,還真是不便宜啊,3000萬美元4艘戰艦,還真是有錢的暴發戶。”

面對卡洛的話,帶來這個訊息的外交大臣巴科納隨即說到。“陛下,這也足以說明美國人目標正是西班牙,要不然也不會緊急增加四艘戰艦。”

兩人談論的,就是美國人新開了四艘戰艦。其實這也沒什麼,哪個列強不建造戰艦呢。這不過這次美國人建造的戰艦有點不一樣,這次美國開建的是裝巡。要知道美國人之前沒有建造過裝巡,而且這一上來就是萬噸以上,目標還要求說嗎。

另外根據義大利瞭解到的情況,這美國的裝巡其各項效能指標都十分接近西班牙採購的兩艘新式裝巡。

可能是經驗的原因或者是自家的速射炮研究不順暢,美國自家裝巡在火力上,選擇的是4門305毫米主炮,另外二級主炮上,152毫米的速射炮倒是安裝了10門。

另外在航速上,美國裝巡計劃安裝兩臺立式三膨脹發動機,預計輸出功率為20000匹馬力,能推動其新裝巡達到21.5節的最大速度。

另外在裝甲上,該款裝巡到比西班牙採購的要厚一些,127—203毫米的船體主裝甲帶還算不錯,另外炮塔以及司令塔的最厚裝甲都是203毫米。

當然與義大利採用的克虜伯裝甲鋼相比,美國裝巡的哈維裝甲鋼,儘管要更厚一點,但在實際防護中,反而是義大利這邊勝出。

至於航速上,初次設計裝巡的美國戰艦設計師們,也是缺少經驗,所以在追求航速上,只能接近而不能做到更好。

至於火力上,不是卡洛小瞧美國的這個火力配置,而是8門主炮速射炮的威力,可以為其好好上一課。

在火力防護速度三方面,這美國裝巡都要差點意思。當然考慮到美國第一次設計裝巡,而且其海軍也才開始大規模開建,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聽說這次美國海軍爭取造艦經費,身為紐約警察局長西奧多·羅斯福上竄下跳,被稱為比海軍部長劉易斯還著急的人。”

“西奧多·羅斯福?”

對於這個名字,卡洛肯定不陌生。只要稍微瞭解過美國曆史的人,都不會忘記他。這位老羅斯福可是美國海軍發展的關鍵人物之一,其實踐了好友馬漢的海權論,同時也讓美國海軍成為世界海軍力量中不可忽視的存在。

而且這位西奧多·羅斯福所做的事情多了去嘞,眾所周知的推動美國對西班牙參戰,而且還自己組建志願團親自參戰,另外讓世界對美國從新認識的大白艦隊環球航行,也是在他上任後推動的。世界三大咽喉要道巴拿馬運河,也是他下令開工的。

這些功績單獨一項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會被稱讚,更別說集中在他一個人身上,不愧為被稱為國會山四巨頭(四雕像)。當然,如果不是後面還有一個更出色的侄子,那麼這位西奧多·羅斯福先生,就應該是二十世紀上半頁美國最偉大的總統了。

當然實際也不差,後世常年排名美國最偉大總統的3—5位。

不過卡洛也知道,很多時候偉大的人物也是適逢其會,都是時運如此讓他成了事。換個時間,可能就根本沒這回事了。

當然,現在的西奧多·羅斯福還只是小角色,只有經過美西戰爭的薰陶後,被美國人熟知後才開始他的政治之路。

至於現在,還是讓英明神武的卡洛給揚基佬好生上一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