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五年造艦計劃(第1/2頁)
章節報錯
義大利海軍這些年說起來,也是為義大利經濟保駕護航勞苦功高。
而對於義大利海軍來說,這些辛苦算不上什麼,畢竟王國每年投入不菲資金,海軍多少還是要展現足夠的作用才是。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海軍上下都能感受到,海軍戰艦越來越不夠用了。更準確的說,是新銳戰艦越來越不夠用。
雖說威尼斯改進級以及都靈級都是開創時代先河的傑作,但是在各國下水的軍艦都不弱於都靈級,趕超之勢讓海軍憂心忡忡。
所以上至海軍大臣亞吉爾上將,下至水兵都迫切希望能增強海軍實力,能讓義大利海軍繼續在大海馳騁。
作為義大利海軍的掌門人,亞吉爾上將當然責無旁貸。不過幸好,英明的國王陛下,對海軍還是十分關懷,所以對於海軍的需求並沒有忘記。
“陛下,這是我們海軍準備五年的造艦計劃,還請陛下過目。”
隨著亞吉爾上將的話,一份厚實的造艦計劃書被遞到了卡洛眼前。
卡洛沒有立刻翻閱這份計劃書,而是問了亞吉爾上將。“上將閣下,在看計劃書之前,我有一句話必須先宣告,未來五年內,政府只會下撥2.8億里拉的造艦費用,不會多撥一里拉的款子,所以海軍如果造艦計劃如果超額,必須自己想辦法籌款。”
卡洛為什麼會先說這樣的重話,海軍在這之前是有先例的,而且不是一兩次了,都是軍艦在下水舾裝了,結果錢花完了。然後為了避免軍艦不能服役,不得以政府只能又只能撥款,因為這錢又不多,大概就是10—15%的尾款。這種事海軍做多了,政府這邊同樣有怨言,這財政支出本來就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海軍給多了就需要從其他方面扣出了。
而且新首相安東尼奧新人新氣象,不願意再接手這種爛事。
所以卡洛優先打招呼的用意也是關心海軍,避免其與政府這邊鬧出什麼大矛盾來。
面對卡洛的話,亞吉爾上將有些不自然的笑了笑。“哪會啊,這回我們海軍部絕對不會做這種事。”
只不過他的話,並不能讓卡洛相信,其不自然的表情已經出賣了他。
卡洛翻開計劃書,第一頁就是這次海軍對這次造艦規模的總計,海軍打算在五年造艦計劃中,建造3艘新式戰列艦、3艘新式裝甲巡洋艦、8艘巡洋艦、18艘魚雷艇驅除艦(也就是驅除艦),以及炮艇、魚雷艇、特種支援艦等林林總總的軍艦。
而在這份造艦清單中,核心則是3艘戰列艦以及3艘裝甲巡洋艦。
因為其都是過萬噸的大傢伙,所以更加能夠吸引卡洛的目光。
為了方便卡洛的檢視,海軍還細心的這份計劃書中,也將各艦的效能要求也標了出來。
三艘萬噸級裝甲巡洋艦在海軍的要求中,必須達到22節的高航速。海軍部認為,目前隨著各國裝巡速度越來越快,義大利同樣不能落後。所以新式裝甲必須在設計時就要擁有傲視各國裝巡的速度,所以22節是必不可少的。
除此之外,在火力上同樣也不能落後,雙聯裝254毫米速射炮也必須來三座,以針對各國海軍中越來越多的裝巡。至於副炮,則在裝備主炮後,再進行考慮。
而除了航速和火力之外,軍艦的裝甲同樣不能落後。而在裝甲上,海軍則有好訊息,與克虜伯共同研究的裝甲鋼更是捷報連連。在繼水鋼和油鋼之後,克虜伯研發出了滲碳表面硬化的鎳鉻合金鋼,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克虜伯裝甲鋼。該裝甲鋼比起目前各國所用的哈維裝甲鋼,在防護效能上提高了25%。
這也意味著同等防禦力下,使用克虜伯裝甲鋼只需要80%的重量就能達到。這不只是能做到節約噸位,同時也會對戰艦設計大大的有利。
而海軍部對新式裝巡的裝甲要求與威尼斯改進級相比,要高一些。與威尼斯改進級船體裝甲90毫米152毫米相比,新式裝巡的船體裝甲要求為115毫米—190毫米,裝甲高度也從3.2米提高到3.7米。增加的裝甲主要是放在水線以下。這是與日本人交手之後,海軍總結的經驗。因為水線下如果遭受到攻擊,缺少裝甲的軍艦會遭受到嚴重的傷害。
至於在噸位上,海軍部也是嚴格限制了,標準排水量不得高於11000噸,滿載排水量不得高於12800噸。至於續航力,不得低於8000海里/10節。
可以說如果義大利的設計師能夠按照海軍的要求,設計出這款裝巡,只要在三年內下水,立刻就能為義大利奪回裝巡之王的寶座。
海軍給出的新式裝巡方案,卡洛很滿意,不愧為以高要求著稱的義大利海軍,這在使勁為難本國的軍艦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