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鐵路築路權(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中堂這話很明顯是認為賈黎文在異想天開。而對於李中堂的指責,賈黎文一點也不生氣,只要能夠讓王國獲利,讓他在桌子上給李中堂跳舞也成。
“中堂閣下,其實這事想要推動非常簡單,只要貴國朝廷同意,那麼鐵路的建設將不成問題。”
看到賈黎文不放棄繼續堅持,李中堂覺得有必要打消其這個念頭。
“賈公使,想要朝廷同意修建鐵路,這是千難萬難,在我國有不少官員依然遵循著傳統,他們不願意看到鐵路這種新興事物的出現,尤其是在朝廷中這樣的人更多,老夫修建一條一百六十里的津沽鐵路就已經勞心勞力了,想要朝廷同意貫穿南北的大鐵路,根本不可能。”
面對李中堂的經驗之談,賈黎文可不會放棄,要知道這個任務可是關係重大,首相國王都在密切關注,直接影響他仕途。
“李中堂,按照貴國的老話,這事在人為。這修建鐵路對貴國利益巨大,固然有反對聲音,但是相信有認識的人能夠看清楚。”
賈黎文接著拿出殺手鐧。“如果說貴國之前拒絕修建鐵路是因為不清楚這方面的利益,現在拒絕是因為守舊官員的阻撓,但是我相信中堂閣下、還有貴國皇帝以及皇太后是開明的,知道我國的誠意。”
說著賈黎文從自己公文包中拿出一份檔案,遞給了李中堂。“中堂閣下,我國的誠意都在這裡,相信這會有助於幫助貴國提高判斷準確性。”
李中堂接過檔案立刻看起來,這份檔案第一個條件就驚訝到他。
“貴國這不是說笑,打算與我國合建鐵路?”
讓李中堂如此驚訝也是因為他知道這種謀求鐵路築路權,都帶著其他目的,例如鐵路沿線二十公里的礦產開採權,以及駐軍權等,清廷上下也不是傻子,當然不願意各國列強利用鐵路將手伸向沿線各地,所以才會對此激烈反對。
另外鐵路建設都是借款,這利息也不便宜,對於清廷財政也有壓力。
而賈公使拿出的這份檔案中,義大利早就為其考慮好了,以義大利鐵路公司的名義,與清廷尋求合作,共同組建大清鐵路總公司,義大利一方將拿出一千五百萬兩白銀入股,只需要佔據大清鐵路公司49%的股份,清廷不需要出錢,只需要出土地就能佔據25%的股份,剩下的26%的股份則在清國市場出售股票供民眾購買。
可以說清廷不出一分錢,就能獲得一家市值三千餘萬兩的鐵路公司,這種直接獲利的好事,怎麼會被財政壓力巨大的清廷拒絕。
哪怕有守舊官員,也會被其他想要獲利的人阻止。畢竟那26%的股份,哪真能落到民眾手中,各級官員就能將其瓜分乾淨。當然讓義大利拿出這樣一份檔案,這一切都來自一個後世記憶的人。其深知這個時代哪些才是被忌諱的事,對症下藥也就沒什麼難度。
“中堂閣下,這檔案上已經說的很明白了。”
得到賈黎文肯定的話後,李中堂繼續看下去。
這接著看下去不得了,這份檔案上可比賈公使說的更加大膽。新組建的大清鐵路公司,必須擁有賈公使所說的津廣或者是京廣鐵路,津浦鐵路、隴海鐵路、寧滬杭鐵路的築路權。為此義大利王國願意贈送價值一千萬兩白銀的軍火額度,以及五百萬兩現銀。
如此重的厚禮,李中堂看著也眼饞。當然作為國內軍隊的主力,淮軍也能分潤不少。
周馥看著這份厚禮,嚥了咽口水。
至於李中堂則指著檔案一處道。“津浦線築路有點難度,這關係到朝廷的漕運,在朝中必有非議。”
沒錯李中堂已經轉變了態度,從一開始的拒絕變成為賈黎文出謀劃策。
而他所指的漕運,更是關係到京城不少人的利益。
沒錯,哪怕是現在已經能將江南物資透過海運來解決,但是利益使然,讓每年的漕運依然如期進行。秋季泛舟運河,為京城運來糧米,十餘萬漕丁衣食所在,也是不少京中權貴收益所在,而津浦線修建鐵路,必將為其所阻。
面對李中堂的話,賈黎文隨即回答道。“中堂閣下,能否將這些內河漕工轉變為築路工人,先解決其生計,而對收取利益的貴族,可否用鐵路股票進行交換。”
賈黎文這話看來也是下過苦功,打算以利誘之。
李中堂聽完後,點頭道。“方法是不錯,不過在這其中還是有幾個問題需要解決……”
好吧,李中堂開始拾漏補缺起來。
等到將這些問題一一解決後,李中堂問了一個問題。“賈公使,單憑老夫一人之力,推動如此宏偉規模的鐵路建設,老夫屬實心中沒底。”
李中堂這話也不算亂說,這還沒影的大清鐵路公司手中這幾條鐵路的築路權,只要有點眼光就知道有多誘人,這麼大的利益,光是憑他有難度。
面對李中堂的憂慮,賈黎文回答道。“請李中堂放心,我國當然不會讓閣下一人成事,我之前與兩江總督張之洞、胡廣總督譚繼洵(譚嗣同他爹)商議過了,他們必會同意,另外李中堂哥哥李總督也相信也會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