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榮成之戰(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敵人就要上來了,大家準備。”
“機槍組準備好了沒有?”
在剛剛奪取的李子山陣地中,一名義大利軍官正在指揮其士兵趕緊準備固守陣地。
李子山位於容成縣西北側,此山雖然只有三四百米高,但卻是制高點,只要佔據此山就能依託地形對三四千米外的縣城形成足夠的威脅。
到時候別說其他火炮了,就連近衛師的75毫米山炮都能夠得著縣城。
沒錯,在山東登陸的日軍,已經全部龜縮在榮成縣及其周邊。雖然這也是死地,但是為了拖延義大利軍隊腳步,為遼東半島以及朝鮮的日軍爭取時間,其指揮官井澤八郎少將更是下了死命令,要求每一名日軍士兵務必戰至最後一人。(為了避免高階軍官被俘動搖軍心,山縣有朋以及山地元治等高階軍官已經在一個漆黑的夜晚被接走。)
當然這份命令在一開始還是執行的很好,因為日軍隱瞞了海戰失利的訊息。青龍灣被炮擊,被說成意國艦隊趁著聯合艦隊不在之時的偷襲。
所以日軍抵抗力度很強,哪怕是義大利火炮洗地,其殘存的日軍都很有戰鬥力。只不過在火炮被壓制後,日軍只能憑藉其手中的村田步槍反擊義大利士兵的攻勢。不過日軍的村田步槍射速很慢,其主要裝備的村田十三式和村田二十二式都是單發步槍,打一發上一發子彈,其最新式的村田二十二彈夾步槍數量稀少根本不頂用。
至於少量的加特林六管機槍也因為太過於笨重,非常容易引來義大利的火炮攻擊,讓其在戰場上表現不佳。
而且加特林機槍需要手搖發射缺點太多,與義大利軍隊的馬克沁比起來完全就是兩代人的差距。
所以被重點照顧後,加特林機槍在防守中作用並不太明顯。
這各種因素的影響,也是日軍陣地接連被突破的主要原因。
鑑於李子山陣地作為日軍重要的制高點,在被義大利軍隊奪取之後,引來日軍反擊也是合情合理的。
一個大隊的日軍頂著義大利炮火的轟擊下,向其發動了反攻。
“開火!”
防守陣地的軍官,在日軍進入四百米距離後,立刻下令開火。
隨著軍官的命令,陣地上計程車兵立刻用手中的武器,向衝鋒的敵人扣動了扳機。
卡爾卡諾步槍清脆的槍聲在陣地密集的響起,遠處的日軍士兵不斷出現被擊倒的畫面。當然在防守戰中,絕對的主角是陣地上的幾挺馬克沁機槍。
作為絕對的殺人利器,馬克沁機槍在防守戰的表現無人能及。持續性的射擊,更是清掃著衝鋒的日軍。
讓遠處觀戰的井澤八郎少將兩眼噴火。
“八嘎,敵人火力這麼強大,本田中佐為什麼要這樣硬衝,這不是浪費士兵生命嘛。”
井澤少將完全忘了自己嚴令其奪回陣地的樣子,反而關心起士兵生命來。
沒辦法,山縣有朋大將以及山地元治中將離開的時候,可是嚴令他務必防守時間越長越好,最好能守上一個月,給其他地方的日軍留下足夠的時間。當然做不到的話,那麼半個月也是能接受的。
而井澤少將既然留下來,自然是抱著必死的決心,所以他基本都採用死守的辦法,畢竟防守總比進攻佔據優勢。
當然他也不是總是防守,例如在關鍵點上,他也準備好了增援或者反擊的部隊。
本田中佐作為增援李子山的部隊長官,被敵人炮火耽擱延誤了增援,讓李子山被敵人奪下,那就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讓其奪回李子山是無可厚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