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上海還帶著一絲薄霧,華通碼頭作為上海重要海運碼頭之一同樣正在忙碌,這座由太古洋行修建的碼頭承接著上海的河運與海運,一樣湧滿了碼頭工人。

不過今天的華普碼頭有些不一般,只見一艘洋人快船肆無忌憚的衝進了碼頭,還沒等船停牢靠,一名穿著軍裝的洋人就跳到了棧橋上。

搬運的碼頭工人也是見多識廣,一看就知道非同小可,趕忙讓開了道,要是衝撞了洋軍官他們可吃罪不起。

而這名軍官看都沒看他們,急急忙忙跑了過去。

等洋軍官走遠了,幾個好奇心重的工人才議論開來。

“這洋人走的這麼急,一定有大事發生。”

“這肯定的啊,沒看這通訊快船肆無忌憚的樣子就知道了。”

“那到底是什麼事啊?”

“這誰能知道,要不你去問問。”

“二狗子,你狗嘴吐不出象牙來,有本事你去問啊。”

還沒等他們繼續聊下去,只見又一艘快船出現在碼頭,同樣的操作同樣的氣勢,讓幾人連忙躲開了。

等到新冒出的洋人軍官急急忙忙離開,這下幾人只能面面相覷相互看一眼,立刻化作鳥獸散。

不過沒過多久,上海城響起了鞭炮聲,更是有人大喊:勝了,打勝了。

這叫喊聲立刻吸引了眾人的目光,讓這位成為人群的中心。

這搶先知道訊息的人立刻得意洋洋的告知大傢伙,這是朝廷請來的洋兵打贏了。洋人援軍以三艘兵艦八千餘噸的代價,殲滅東洋鬼子十一艘戰艦,取得擊沉四萬餘噸的戰果。

雖然關於戰果詳細情報這位並不清楚,只知道照本宣科,但是依然引來了陣陣叫好聲。

隨後朝廷艦隊獲勝的訊息就在上海傳了個遍,雖然其基本都是洋人在打,但不要在意這些細節。畢竟朝廷能請來洋兵,東洋小鬼子就不行。

與那些只知道叫好的人不同,多少知道一點朝廷動態的明白人,也是藉此來指點江山了。

“依儂的意思看,這朝廷還是需要李中堂來保,這要是缺了李中堂這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朝廷可就難咯。”

“想什麼呢,朝廷袞袞諸公少了他李二,這日子就不過了。要不是李二這三面兩刀的人在左文襄過世後抄了胡公的後路,難能有他今日的風光。”

“胡雪巖那是自找苦吃,左季高過世後,他就應該良禽擇木而棲,自己拒絕了李中堂的好意,就是自絕生路。”

“你怎麼說話呢?”

“我就這麼說話了!”

“你看你是在找死。”

“你才是找死。”

“哎呀,我和你拼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