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激烈反響(第1/2頁)
章節報錯
“貴國破壞中立原則的態度,是對文明世界無恥的背叛,會遭受到各國強烈的譴責。”
在王宮內,卡洛坐在椅子上聽著英國大使曼迪森,發出震耳欲聾的正義之言。
卡洛知道英國人這是急了,剛剛決定支援日本圍堵俄國,想要給日本找點進補,就遇到義大利親自下場搞日本,作為幕後boss的大英帝國,怎麼可能坐的住。
這不,曼迪森大使的抗議,直接發到卡洛面前。
對於英國人的怒火,卡洛怎麼會不清楚呢。
但是義大利又不是英國的跟班,憑什麼必須聽英國人的。義大利也有自己的利益,在遠東讓日本人做大,不符合義大利的利益。儘管從歷史來看,日本人崛起不可阻擋,但是對卡洛來說能擋幾年算幾年,反正不能讓日本分到太多大清的蛋糕。
“大使閣下,需不需要先喝杯水。”
等到曼迪森說完後,卡洛還關心的問了一句。這讓曼迪森大使為之氣緊,搞了半天這位君主沒將自己說的話放在心上。
別怪卡洛說話太直白,英國人的抗議還真不算什麼。只要英國人不親自下場幫助日本,那麼義大利根本就不為所動。
沒辦法,錢財動人心啊,更別說目前窮瘋了的義大利。根據財政部的估計,為清國站臺助拳,至少有兩億里拉的直接收益,間接收益能達到三億多里拉。這可是一筆鉅款,想空口白話讓義大利放棄,想都別想。
其實曼迪森大使也知道自己在做無用之功,其實倫敦也知道這一點。但有些事明知道沒用也必須做,要不然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
不然新收的一個小弟被打了,不表現一下憤怒,怎麼能讓人信服。
當然親自下場是不可能下場的,能當面呵斥一番已經算不錯了。日本與同為列強的義大利誰更重要,英國人非常清楚。
卡洛也知道這一點,所以才會介入遠東這場戰爭。
其實在幫清國助拳之前,卡洛已經分析過利弊。只要英國人不對義大利做出敵視舉動,那麼就問題不大。而英國人為日本親自下場機率為零,這可是卡洛接合當前英國的外交以及之前的出兵環境,冷靜分析的結果。
除了英國人之外,作為支援日本的另一個國家美國,更加不可能。
除了這兩個國家之外,對遠東最具地理優勢的俄國,一開始對中日戰爭是樂於見成的。不過隨著日本跨過鴨綠江進入關外,其態度發生了改變。對於已經將關外視為自己盤中肉的俄國,對日本已經產生了敵視。而法國受到俄國的影響,也對日本感官不佳。
而德國對義大利入場,則是喜憂參半。喜的是,義大利怎麼說都是自己盟友,義大利壯大可謂是本方實力的增強,憂的是,義大利這種衝動不顧一切的做法,讓其對義大利這樣衝動的盟友,有一絲絲擔心。至於奧匈,遠東離奧匈太遠,其在遠東影響力有限。
所以放眼望去,根本沒有阻擋義大利在遠東搞事的存在,當然如果義大利在清國劃分勢力圈,這另當別論。
既然其他國家不會或者沒辦法干預義大利的行動,那這對日本來說絕對是一個最糟糕的訊息。
其實在大清昭告天下後,日本對來自義大利的惡意憂心忡忡。
“與清國的戰爭,現在進入多事之秋,諸位有什麼好的建議沒有?”
在御前會議上,身為首相的伊藤博文,在滿朝重臣面前,毫不猶豫的說內心的想法。
沒辦法,眼看這場戰爭順利的一塌糊塗,讓伊藤博文等人都準備好收割一波利益的時候,突然被告知你剛才打的不過是雜兵,現在boss要上場了。能不破口大罵意人無恥,已經算非常有教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