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馬爾科閣下。”

“你好,巴科納閣下。”

在羅馬的議政宮內,因為婆羅洲紛爭問題的意荷兩國談判代表,終於坐到了一起。

這次談判義大利與荷蘭為了降低影響,都是以外交大臣為首組建代表團。

不過雖然級別降低了些,但是重要性兩方都清楚。

這不,在雙方落座之後,身為荷蘭外交大臣的馬爾科就開口道。“對於貴我兩國在婆羅洲的糾紛,我國上下都是非常的憤慨。不過本著維護貴我兩國友好的態度,所以我國願意為此做出讓步,我國願意將婆羅洲殖民地交給貴國管理,但是我國在婆羅洲先前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用於基礎設施建設,所以本著誰使用誰付錢的原則,該筆費用也應該由貴國支出。”

馬爾科這話是荷蘭讓步的條件,也算給國內有所交代。荷蘭並不是在義大利壓力下轉讓婆羅洲殖民地,而是這塊殖民地已經熬不付出,恰好義大利想要,正好可以拿出來換點資金改善民生,這並不丟人。

面對荷蘭人讓步的條件,身為義大利談判負責人的巴科納點點頭回答道。“這也是合情合理,貴國在婆羅洲投入不少資金,不過我國財政不算多富裕,還希望貴國不要開口太多。”

對於付給荷蘭人資金,之前義大利政府也是有過商議。付出部分資金換取剩餘荷屬婆羅洲領土,對解決該問題也是有利的,義大利並不介意。當然如果荷蘭人獅子大開口那可不行,所以才有了後面加上的這句話。

“300萬英鎊,我國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合理的數字。”

身為荷蘭談判代表的馬爾科,隨即說出了荷蘭人的要求。

面對荷蘭代表馬爾科提出的要求,哪怕知道這不過是荷蘭人漫天要價的條件,但是這依然引來了義大利代表一陣笑意。三百萬英鎊,這可是兩艘半都靈級的造價了,就為了給荷蘭人補償,他們面子也太大了吧。再說義大利也不寬裕,把錢花在這裡,一點也不值得。

作為義大利談判代表的巴科納,更是直言不諱的說到。“馬爾科閣下,貴國的要求有些讓人琢磨不透啊。”

其潛臺詞就是,荷蘭人要求不切實際。

講道理,荷蘭人的要求合理嗎?

從公正的角度來說,荷蘭人開口三百萬英鎊,根本沒有多要。別看荷蘭人手中的婆羅洲只剩下三分之一左右,但還是有二十多萬平方公里,雖然都還未開發,別說三百萬英鎊了,五百萬都不算貴。

但是這場交易公正麼?

義大利準備了那麼多時間,花費了不菲的代價,逼迫荷蘭人出售婆羅洲殖民地,就為了公正的購買荷蘭人手中剩餘婆羅洲?

只要正常人都不會這麼想,別忘了這塊殖民地荷蘭人必須出售給義大利,這是買方市場。

當然有人可能會反駁,荷蘭人大不了將這塊地轉給其他人,例如與義大利關係不好的法國人,讓兩國為這塊地大打出手。

能說出這個餿主意的,一定沒有外交觀念。先不說法國人願不願意替荷蘭人火中取栗,光是義大利暴怒的後果,就不是荷蘭人能夠承受的。

說句難聽的話,收拾不了洋人還收拾不了你,義大利轉頭對香料群島其他地方下手該怎麼辦?

也將這些地方賣給其他國家麼?

那不成了諸國分割荷蘭的殖民地了,這才叫血本無歸。

同樣明白這個道理的巴科納,伸出一個手掌開啟說到。“我國願意為此,付出五十萬英鎊的代價。”

好嘛,還價只有一層多,這算是打骨折了。

一聽義大利人的還價,荷蘭代表團知道這場談判時間不會太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