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的愛琴海從古代開始,就一直都有人類活動的痕跡,從早期的腓尼基人到古代希臘人然後羅馬人,各個時代人都在愛琴海上出現後。

在今天,一支龐大的船隊穿過愛琴海諸島,向著北方航行而去。

這支船隊的規模如此龐大,讓不少路過的商船連忙避開。因為這支船隊中有大量的軍艦,上面的國旗顯示了其身份,義大利。

亞吉爾中將在他的旗艦都靈號上,躊躇滿志的看著在他指揮下浩浩蕩蕩的艦隊。

在該艦隊中集結了海軍最為精華的戰艦,五艘杜里奧及其改進級戰列艦、三艘都靈級、兩艘威尼斯改進級裝巡,再加上一票其他戰艦,這支艦隊在該海域是絕對的霸主。

能夠從其他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怎麼能不讓亞吉爾中將發洩一下內心的喜悅。

而在浩浩蕩蕩的軍艦一側,數十艘徵召的商船在軍艦的保護下,努力的航行著,它們滿載著各種物資和登陸作戰的官兵。

沒錯,颶風計劃就是登陸戰,只不過這次不再是登陸島嶼,而且配合盟友保加利亞對薩羅尼加的進攻。

雖然保加利亞第一集團軍奪下了西色雷斯要點城市科莫迪尼,但是這並不能解放保加利亞的兵力。但是進攻阿德里安堡,負責牽制伊斯坦布林方向敵人的保加利亞第二集團軍,已經接連發了數封告急電報。

從伊斯坦布林跨海而來的敵人越來越多,他們已經快要頂不住了。

所以奪取科莫迪尼後的第一集團軍,只能前去增援第二集團軍,至於剛剛攻下基爾基斯的第三集團軍,同樣沒有足夠的實力。

他們一方面需要頂著奧斯曼在馬其頓軍隊的反撲,另一方面要想兼顧對薩羅尼加攻勢有些力有不逮,所以保加利亞方面就求到了義大利。

而義大利海軍原本就有登陸巴爾幹半島的計劃,只不過並不靠前。依照義大利海軍的制定的計劃,他們在奪取克里特島之後,準備對奧斯曼在愛琴海上的諸多島嶼進行爭奪,然後在適時登陸巴爾幹半島,配合正面的陸軍部隊。

從海軍的安排來看,對於登陸巴爾幹半島,是排在諸島之後的。

另外奧斯曼在北非的領土,一直都沒有被海軍納入登陸作戰的範圍。因為該地區位置不在戰略要地上,對於擊敗奧斯曼沒有多大用處。

另外就是目前國內對該地區更多認知就是一片沙漠荒地,除了少數遊牧部落之外? 根本不能對義大利產生效益? 其更多是將阿爾巴尼亞地區的一個添頭。沒看到奧斯曼在該地區也只佈置了不到五千軍隊麼,當地三十多萬人口只能養得起這麼多軍隊。

不過還是那句話說得好? 計劃趕不上變化。誰能想到保加利亞人那麼生猛? 在短短一個星期就完成阻斷奧斯曼本土與馬其頓的陸地連線。再加上保加利亞的求援,所以讓海軍不得不將登陸巴爾幹半島的計劃提前了。

不過幸好在這之前? 海軍方面已經基本完成奪取愛琴海諸島的準備工作,只需要將目標換成薩羅尼加就好。

所以這次行動讓海軍唱了一次主角? 而對此亞吉爾中將當然十分高興。終於擺脫炮擊奧斯曼港口? 以及護航等這些不知名的小任務,能讓他帶著海軍展現其能力了。

正當亞吉爾中將在暗自高興的時候,一名參謀軍官跑了過來。“報告指揮官閣下,目前我們艦隊已經接近了斯基羅斯島。”

身為資深老海軍的亞吉爾中將當然知道斯基羅斯島的位置? 這個島嶼距離他們需要趕到的薩羅尼加半島? 有大約240海里的距離。這就是一天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