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謝,貴國的給出的訊息。”

雖然還沒有核實,但是有著良好教養的塞西爾首相,還是開口說出感謝。

“這沒什麼,我國對此也是有著同樣的憂慮。”

巴克納說出深有同感的話,交談的氣氛變得好了起來。

有共同的敵人,的確能拉進關係,這不止對個人,對國家也是一樣。

感覺時機成熟了,巴科納主動將話題放在法俄身上。

“其實對於俄法兩國的接近,我國認為,對於法國不太擔心,因為其地處西歐,周圍有我國與德國制衡,所以法國人應該不會有什麼驚人的舉動。不過俄國人就不太好說了……”

說到這裡,巴科納很自然就點到為止。

至於塞西爾首相則聞玄音而知雅意,不過英國對俄國的辦法也不多。這個地跨亞歐的歐洲壓路機,一直都是大英帝國頭疼的物件。

貪婪和永不知足的胃口,讓俄國在歐洲名聲一直都不太好。雖然之前有過克里木戰爭,英法聯手教訓了這頭不可一世的北極熊。但是後來的第十次土俄戰爭表明,俄國人完全就是好了傷疤忘了疼的存在。

想到這裡塞西爾也忍不感嘆一句,“俄國人真是文明世界的麻煩。”

而這時候巴科納趁機開口道。“俄國人的野心整個歐洲都知道,他們想要華沙和君士坦丁堡,目前他們已經獲得華沙,那麼下一步就應該是君士坦丁堡了,我們必須對此有所防範。”

面對巴科納的話,塞西爾有些沉默,因為這對大英帝國而言,這是要承擔義務。要知道英國一直以來都拒絕被牽連到歐洲大陸的事務中,而如果因此讓英國承擔責任,那麼勢必讓他們又蹚入歐洲事務的渾水中。

作為首相的塞西爾,當然不願意看到,只見他猶豫一陣後開口道。“巴科納閣下,要知道兩年前,我國與貴國和奧匈簽訂的條約中,已經讓俄國人知難而退了,如果繼續想要繼續因為俄國,簽訂新條約我國民眾可能不會願意看到。”

塞西爾很明顯誤會了巴科納的意思,他以為巴科納想要將英國拉下水,重新簽訂一份針對俄國的條約。

在保加利亞危機的時候(因費迪南一世登上保加利亞王位),英、意、奧匈三國就簽訂過一個地中海條約,主要是針對俄國對保加利亞可能的干預問題。在這份條約中,英國幾乎沒什麼責任,主要是意奧兩國擔負責任。

很顯然,塞西爾認為這是義大利對英國不承擔義務的不滿,打算將英國重新拉入渾水中。

“可是閣下,那是兩年前的事。兩年前法俄可沒有這麼接近過,當時我們只需要應對俄國的壓力就行,而現在我們又多了潛在的對手,這根本不可能同日而語。”

面對不肯接招的塞西爾,巴科納想要將鍋扔在對方身上。

“但是這也沒有到,需要重新簽訂條約的地步,哪怕是法俄真的結盟了,我們也可以等條約時效性到了,再重新商議嘛。”

推手打得極好的塞西爾首相,根本就不接這一招。

面對塞西爾類似無賴的舉動,巴科納不再想刺激對方了,於是他緊接著開口道。“我國認為,目前這種情況下,想要繼續將俄國關在黑海,必須要再加一道保險。”

面對巴科納的話,塞西爾饒有興趣的問道。“那貴國的想法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