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巴爾杜條約(第1/2頁)
章節報錯
卡伊羅利幾個辦法,最先起作用的就是調動民眾,在當天傍晚和第二天,各大報紙在頭版頭條紛紛刊登了法軍入侵突尼西亞的報道。
這一刻報紙彷彿化身正義的使者,對法國惡霸欺負弱小的突尼西亞給予無限的同情。團阿門好像忘記了,十年前義大利打算對突尼西亞動手被英法制止的事實。
不過這個訊息對整個義大利震動非常大,不少人都購買了各種殖民突尼西亞的債券,現在讓他們利益受損,誰都無法接受這樣的可能。所以除了少部分真心為弱小突尼西亞著想的人,各個階層的人都走進廣場反對法國對突尼西亞的入侵。
在米蘭五萬多人在市政廳廣場聚集,他們高喊著反對法國入侵突尼西亞的口號,要求法國退出突尼西亞。
至於在羅馬,八萬人將法國駐意大使館圍的水洩不通,他們要求法國大使站出來給個說法。要不是警察的保護,使館內的人都要被激動的民眾給手撕了。
除了民間自發的反對法國入侵突尼西亞的行動之外,政府方面也有動作。首先是首相召見的法國大使,表達了義大利對法國入侵突尼西亞的強烈不滿。
隨後首相閣下在表達了義大利王國不滿之後,提出義大利可以為法突兩方提供調停,避免兩方兵戎相見帶來的人道主義災難。
而面對首相的表態,法國大使表示自己對此沒有得到通知,所以無法立刻給予答覆。
另外在巴黎,駐法大使得到的訊息同樣還算不錯。
法國外交部長甘貝塔告知駐法大使;法國對於突尼西亞的任何地方都沒有佔領的野心,只是須在克羅米爾一帶使用武力以免阿爾及利亞遭受突尼西亞土匪的襲擊。(歷史原話)
這樣的訊息,讓義大利不少人都放下了心。為了避免刺激法國,各項亮肌肉的行動被有意無意的,就連抗議活動聲勢也小了不少。畢竟被人想要與法國關係搞僵,只不過他們並不知道法國並沒有停止軍事行動反而加快了腳步。
在突尼西亞城,剛剛趕到城下的法軍在指揮官珀利西埃將軍的催促下,立刻與陸戰隊合兵一處發起了對突尼西亞城的攻勢。
雖然守軍拼死抵抗但是面對法軍不記傷亡的進攻,連一天都沒有擋住就被法軍突破了防線。
在突尼西亞王宮內,大臣們聽著遠處傳來的槍炮聲惶惶不安,不過哪怕如此不少人依然在勸阻著統治者薩迪克三世,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殿下,現在法軍已經進城了,如果再不走就走不了。”
“殿下,不能在拖了。”
面對大臣們的苦苦哀求,薩迪克三世依然不想離開。這裡是生他養他的突尼西亞城,他根本不願意離開這裡。
“離開了這裡,我們又能到哪裡去呢?”
“我們可以去伊斯坦布林,請求蘇丹給予幫助。”
“可以去倫敦,找英國人。”
“去羅馬,尋求義大利人的幫助。”
“去開羅,找阿里殿下才行。”
大臣們七嘴八舌的建議,讓薩迪克感到頭疼。不過他自己卻非常清楚,不管自己去那裡,都不過是一個丟失國土的落魄君主,雖然他不知道中國有句老話叫落魄的鳳凰不如雞,但是其中的意思,倒是非常清楚。
這也是他遲遲不願意離開的原因,因為歷史上淪落在外的君主很多都是鬱鬱而終的,他根本不想要那種體驗。
或許法國人也需要他來維持當地的持續,反正歷史上突尼西亞也是奧斯曼的附庸,如果換一個主人也能保住家族的地位。當然這是最壞了的打算,說不定真像法國人所說,他們不過是為了懲戒哈羅米爾部落的·越界行為,到時候該賠禮賠款能沒有問題,只要家族能夠繼續當貝伊(總督)就好。
大臣完全不知道,這時候薩迪克三世心態早已完全轉變,他已經從保住突尼西亞獨立地位變為保住其權勢。
“好了,我已經有主意了。就待在突尼西亞與法國人談判。”
薩迪克三世的話讓其他人都驚呆了,但是他們對此沒有任何辦法,既然貝伊已經決定了,那麼只能按照他的意思辦。
所以法國軍隊突然發現,突尼西亞軍隊不在抵抗了,反而是一名打著白旗的像是宗教人士的人走到他們面前。
“你好,我是突尼西亞大毛拉哈利法,我代表突尼西亞貝伊願意與貴軍指揮官商議和平的事宜。”
面對這位突尼西亞的和談代表,這支法國軍隊不敢私自做主,立刻將其送到指揮官珀利西埃將軍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