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強硬的滿者伯夷帝國(第1/4頁)
章節報錯
船隻載著使者一行在正午的陽光中揚帆起航,劃破平靜的海面,留下一道道細碎的波紋,向著舊港疾馳而去。
雖然是海峽的南北兩端,但其實兩個重要港口之間,距離並不算短。
舊港距離淡馬錫港,足有260海里之遠,換算成“裡”的話,大概有九百里左右。
而直到五天後的拂曉,方才抵達舊港。
舊港,這座龐大的港口,此刻在晨光中顯得格外寧靜。
梁道明的府邸內,他坐在書房中,手中緊握著一份剛剛整理好的舊港佈防圖,心中五味雜陳,大明的使者很快即將抵達,而這次會面,將決定他乃至整個舊港的命運。
正如陳祖義私下聯絡了滿者伯夷帝國一樣,梁道明眼見己方的利益並不完全一致,也私下聯絡了大明。
不多時,門外傳來輕微的腳步聲,一名親信匆匆步入書房,低聲稟報道:“梁爺,大明的使者已到府外,請求面見。”
梁道明聞言,放下手中的佈防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眼神中閃過一絲無奈。
時也勢也
如果有可能的話,他確實想要維持這種表面上的“舊港之主”的地位,但實際上樑道明自己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他只是在這個風口浪尖,在這個特殊的時代背景下,被互不妥協的勢力們推到了這個位置,而不是憑藉著他自己的實力。
如果三佛齊王國依舊能夠維持穩定的統治,如果舊港之前沒有那麼短視,讓陳祖義這些海盜以此為補給點,如果舊港本地豪強的武力更強大一些.任意一個條件的成立,都會讓眼下的一切變得不可能。
正是因為本地豪強無法協調、互不相讓,才會讓他一個根基不深的外人,來當這個舊港的總話事人。
而這個總話事人,也真不是什麼好位置,除了要協調,還要背鍋。
一旦有外敵到來,他都是第一個站出來負責的那個。
因此,梁道明心裡的天平,已經開始悄然傾斜了,與其這樣等以後時局變動被推下來,還不如趁著眼下有地位,拿自己掌控的資源,去跟大明做交易。
他緩緩走出書房,穿過長廊,來到府邸正廳,準備迎接這場至關重要的會面。
使者們被恭敬地引入正廳,為首者手持聖旨,神色威嚴。
雙方以個人身份見禮完畢,隨後使者上前一步,展開聖旨,朗聲宣讀大明洪武皇帝的旨意。
這份聖旨,並不是給梁道明本人的,而是給舊港的全體漢人的。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主要內容表達了對舊港漢人的關切,並且隱約間傳達了以後海禁政策會改變,他們這些海外漢人的身份也會重新定義的意思。
對於其他人來講,可能這份聖旨毫無意義,但對於梁道明則不是。
梁道明聽罷,代表舊港漢人接過了這份聖旨,心中湧動著複雜的情緒。
其實他很清楚,迴歸大明衣錦還鄉這是自己多年來夢寐以求的機會,但同時也明白,大明不會輕易給予這份恩賜,必然有著自己的考量。
“大明皇帝陛下聖恩浩蕩,梁某感激不盡。”梁道明躬身行禮,語氣誠懇,“但不知大明艦隊此次前來,所求為何?梁某願聞其詳,以便斟酌。”
談判,自然不可能大明皇帝跟他去談,真正拿主意的,都是艦隊的主帥。
使者拿出了一封密函,這是南洋艦隊的統帥,南安侯俞通源寫給梁道明的。
南安侯俞通源在信裡並不強硬,反而只是用平淡的文字闡述了大明對舊港招安的誠意,同時詳細解釋了密函中的各項條件。
梁道明看完後,並未急於表態。
“我們願意歸順大明,然而,舊港畢竟是很多人世代居住之地,其中許多細節還需細細商榷。”
談判嘛,漫天起價,坐地還錢,總得有這個過程,使者也並沒有奇怪。
使者首領微笑點頭,示意梁道明繼續。
顯然,皇帝是授權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招安事宜的,或者說,這些事情完全就可以由艦隊主帥決定。
梁道明心中稍安,他開始逐項提出自己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