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悄然爬上了天空,此刻正是萬家燈火,炊煙裊裊之時,平北侯府內也是熱鬧非常,從東跨院小廚房到壽清堂偏廳人來人往,一道道珍饈佳餚流水般的端上桌來,讓人看了忍不住目眩!

早在徐穆秋歸家的半月前,侯府的兩位女主人就召集了府裡的大小婆子商討宴席上的菜餚單目,從數目多少到菜色如何?是三天一小會,五天一大會!

商討出來的單目反覆被修改、推翻,終是在無數遍後,得到了張氏與金氏的首肯!府中婆子私下說笑,聖人的朝會都沒這麼開的!

由此可見,侯府兩位女主人的重視!正所謂上行下效,府中下人都是用足了十二分力氣對待府中派發給各自的任務。要是出了岔子,保準沒什麼好果子吃!

宴會前一切準備妥當,老太太張氏心中歡喜,大手一揮,吩咐下去:“全府同樂,凡是伺候宴席的家生子,賞金銀錁子各十個,圖個闔家團圓,十全十美;餘者皆賞一年月例,盼個年年歲歲有今朝!”

府中下人聽後都是喜笑顏開,走路帶風。連從別府借調的廚子都被這意外的驚喜,砸的使出了十二分本事,做出的菜餚都平添一絲美味!

說到這借調的廚子,就不得不提晚宴的菜餚單目。其中有一道淮揚名菜葵花大斬肉,侯府中廚子具是北人,所以不得其法,恨不得罵死提出這菜的嬤嬤,試做幾次,味道都差強人意,只得上報管事。

等到下人回稟金氏後,金氏不願替換菜餚,管事只得滿神都城打聽,希望能請到揚州名廚,好如願交差。

沒過半日,侯府小廝打聽出,與侯府相隔不遠,榮寧街榮國府內好像有揚州出身的大廚,趕緊來報於管事。管事覺得事有可為,又緊忙稟告金氏。

金氏一聽,忙派人往榮國府處送了名帖,去借這揚州名廚,以解一時之急!

戌時三刻,平北侯府晚宴正式開始,老太君張氏端坐主位,左側坐著太太金氏,右邊則是徐穆秋,菜餚還沒上齊,張氏滿面笑容,拉著徐穆秋聊個沒完,金氏在旁不時插上兩句,一派喜樂融融的景象!

“祖母!您就知道霸佔著兄長,也不讓我們親近親近!”徐穆秋身旁坐著的少年忍不住開口說道。

“衝兒,不得無禮,還不先拜見你兄長!”金氏身側坐著的溫婉婦人開口對那少年說。

“你這皮猴兒,怪不得常挨你孃的板子,還敢編排起祖母來了!下回惹禍可別指望我來救你!”

又對徐穆秋說道:“乖孫兒,這皮猴兒是你二叔家的混世魔王,你的嫡親堂弟穆衝,你二叔隨你祖父常年在外,他倒是越發的無法無天起來;那位是你嬸孃王氏,最是和善不過之人!”

張氏說罷,徐穆秋旋即起身與嬸孃見禮,又與身旁堂弟敘話,沒一會,幾人便已熟悉起來。

金氏像是想起了什麼,面帶微笑說道:“秋兒,你大姐、二姐和你二叔家的三姐已經遠嫁。此時應是在夫家,這次就見不到了,不過她們都為你備了禮物,賀你回家!說是一有機會就回京看你!”

又正色說道:“你還有兩個庶出弟、妹,三、四歲的年紀,正是鬧人的時候,現下在揚州你父哪裡,以後得空,再見不遲!”

徐穆秋點頭稱是,此時菜餚上齊,老太太張氏見該說的話已經說完,便說道:“閒話少說,快讓我的乖孫兒填飽肚子,不要餓壞了!”

只見桌上珍饈滿目,雞鴨魚、豬牛羊,肉類俱全;天上飛、地上跑、海里遊,三鮮薈萃!徐穆秋這頓飯吃得甚是香甜,尤其是那道獅子頭,便滿口誇讚了一番。

金氏見兒子如此喜愛這道揚州名菜,當即說道:“我的兒,你要是喜歡吃這葵花大斬肉,明日我便派人去揚州,請回最好的廚子,天天做給你吃!”

徐穆秋覺得太過麻煩,便和金氏推拒了起來!金氏爭拗不過,便抱怨道:“這廚子偏偏是他家的,要是別家,開口討來,又有何妨?”

要是說起這榮國公府,也算與徐家有些淵源,平北侯徐淶和已故老榮國賈源同是隨太祖打江山的開國功臣!

與已故榮國公賈代善,又同殿為臣數十年,侯府二代與榮國三代也還相熟,算是世交。只是雖為世交,但不一定就能尿到一個壺裡,兩府談不上親善,甚至可以說有些舊怨!

尋根溯源,就要從兩家的跟腳說起了,慶太祖起兵反元,龍興之地當屬金陵,而賈家當時就是金陵大戶,既是鄉黨又是元從,從龍功臣中賈氏一門兩公,僅僅在四王之下,可謂是樹大根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