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裡。

文清和陳陽逗頭看著一張張的藥方單。

就這……

文清一時間有些無語。

都是些普通的清肺解毒湯之類的。

用的藥材也是極其普通的。

隨便一個學過幾年的中醫都能開的出來。

拿這種普通的藥房來對抗你口中所說的大疫?

靠譜嗎?

“你可別小瞧這些藥方!”

陳陽笑了笑。

這可是他在前世收集的比較有代表性的幾張藥方,有官方的,也有中醫名家的。

很多都是在實踐中得到驗證的。

“你不會就準備這幾張藥方應對大疫吧?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能用一樣的方?”

文清瞪大了眼睛。

她雖然沒學過中醫,但作為醫藥世家的孩子,人家對中醫藥的瞭解那也不是一般人能比擬的。

藥方有經方和時方之分。

嗯!

『過於專業的東西就不解釋了,有興趣的自行查詢資料。』

簡單說就是,經方適用性廣,時方針對性強。

一般的中醫開藥都會以經方為框架,以時方為手段,循序漸進,根除病因。

也就是說,要經方和時方並用。

所以才一千個中醫對同一個病人的診療,會有一千種治療方法。

看起來不專業,有些混亂,也是很多中醫黑攻訐的重點。

其實說這話的都是些外行。

一千個中醫的方子雖然各不相同,但構架都是差不多的。

內行人一眼就看出來,這方子是以哪個經方為基礎,是治療什麼症狀的。

不同的中醫經驗水平不同,對治療的認知也不同,所以開方不同也是正常的。

沒有一箇中醫是一張方子吃到老的,在治療的過程中,他也會不斷的調整藥材的比例和刪除增添一些藥材來治療。

這就是辯證。

治療的過程也是中醫一個自我學習推敲的過程。

“自然不能千人一面,所以我才準備了這麼多方子啊。咱們人多力量大,好好的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整合一下。方子要是不夠的話,我那裡還有備用的。”

陳陽認真的說道。

呵呵!

文清翻了翻白眼。

這貨完全就是個外行啊。

你以為這玩意靠整合就能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