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考慮了一下,陳陽還是接受了老劉的注資。

一來,海王要發展壯大,必須要有資金。

光指望陳陽自己一點一點的搞,太慢了。

老劉身價過億,實力不弱,而且很支援陳陽。

二來,搞人家女兒自然要付出代價,這沒啥可說的,肥水不流外人田。

這第三……陳陽其實也早有考慮,海王現在的分佈實在是太混亂了。

有加工廠、有物流公司,有研發中心,有外貿公司……管理起來也有些亂。

有時候陳陽要身兼數職,十分的不便。

他打算整個海王的產業。

但這種事情陳陽不熟悉,所以就質詢了一下文清。

這種事情還是文清比較擅長。

研發中心竣工,文清也來觀禮了,但是人多眼雜,還有文芯這個大敵在側,所以二人也就打個招呼而已。

文清略一思量,給陳陽出了個主意。

公司可以改組成為集團,但幾個重要的部分必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比如外貿公司,比如研發中心,可以作為單獨的子公司,其餘的都可以併入集團,統一管理。

另外她還建議陳陽以親屬的名義註冊一家公司,入股集團公司和子公司,操控一切。

從而保證自己的掌控權。

陳陽自然是從善如流,認真的聽取了文清的意見。

文清也把小秘書毛小欣派了過來,協助海王進行改組。

毛小欣是名牌大學本科畢業,學管理的,對公司改組上市這塊十分的熟悉。

作為文清的心腹,又是陳陽的仰慕者,毛小欣自然是使出了渾身的力氣。

毛小欣建議請專業的會計團隊對海王的資產進行評估。

按她估計,以海王現在的盈利,如果上市的話,整個集團估值至少得五十億以上。

陳陽馬上拒絕了。

現在他又不準備上市,只是改組而已。

再說他也不想把公司秘密全部暴露在其他人面前。

毛小欣有些無奈,就退而求其次,以淨資產估值。

海王的資產包括海王藥材公司、海王外貿、海王物流、文山海王加工廠、海王研發中心等。

這樣的話,公司的估值就大大的減少了。

其中最賺錢的是海王藥材公司和文山海王加工廠,估值反而最小。

因為這兩家公司就是個空殼,沒什麼淨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