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工廠賺錢的真諦(第2/3頁)
章節報錯
分割後的三七,按照種類再統一送到烘烤車間。
剪口、筋條和根鬚烘乾以後就能裝袋儲存。
頭子不能簡單的烘乾,要送到深加工車間,進行進一步的加工。
深加工車間裡面都是些資深工人,幹這行至少也得三年左右。
在文山,最不缺的就是加工工人,一般人都有相應的從業經歷。
他們會把頭子過篩網。
先按等級分類。
不同等級的頭子,價格也不同。
分級後的頭子按照等級放入烤箱烘烤。
烘烤的溫度要有講究,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三四十度最佳,
烘烤的過程中每隔一段時間,還要人工翻個揉搓。
至少要持續三天的時間。
整個過程及其考驗耐心,所以幹這個的都得是老工人,只有他們才能熟練的做出合格的藥材。
最後一步至關重要,要放進滾筒進行拋光。
這樣最終才能做出“銅筋鐵骨獅子頭”的優質三七。
前面收貨,廠房加工,辦公室算賬。
貨主卸貨後,就會拿著單據來到辦公室結帳。
小會計劉慧十分的麻溜,每清算一張單據,就會遞給陳陽簽字。
陳陽核對無誤後簽字給錢。
大老劉反倒成為了二人的跑腿。
不過老傢伙笑呵呵的,似乎很享受這個工作。
眾人忙忙碌碌中度過了充實的一天。
第一天的時間,收了三萬多公斤鮮貨,似乎遊刃有餘。
第二天,收了五萬公斤,還能承受。
第三天直接上到了八萬公斤,工廠有些超出了負荷,工人們加班到晚上十一點才把鮮貨弄完。
然後送到烘烤車間排隊。
烘烤車間倒是沒什麼問題,因為這裡工人是兩班倒的,晚上機器也不閒著。
但清洗和裁剪車間的工人都有些受不了,紛紛找大妹抱怨。
再這樣下去可不幹了啊。
大妹急忙跑來跟陳陽請示。
陳陽也沒想到這幾天上貨量那麼大。
看來清洗和分揀車間一班倒的工人,每天最多能承受鮮貨極限就是六萬公斤。
就算是他錢再多,能買再多的貨,但工廠根本支撐不起來。
陳陽很快制定了新的收貨標準。
只收新鮮的通貨,分揀過的一律不收,而且六萬公斤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