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藥材有三個標準。

第一個標準是國標,現階段也只有那些大藥企上市公司能達到驗收。

第二個是省部標,中型藥企和地方藥企可以爭取一下。

第三個是地方標準,適用於一些小藥企和地方加工廠。

一般來說市面上流通的藥材基本上都屬於這一標準。

國字頭免檢是對標準最大的肯定。

陳陽想搞高標準,也是想推動海王標準化的舉措,方便以後建立行業標準。

“這很難嗎?”

陳陽不解的問道。

上一世他就是個中間商渠道商,沒搞過加工廠,對裡面的門道也是一知半解。

“換個你能聽懂的方式吧,地方標準就像做買賣,看得上眼就行。”

“省級標準呢,就像你當我的供貨人,首先你得有一定的實力,其次我還看得順眼才行。”

“至於國標,就像你當我的合夥人,以你現在的實力基本是沒得可能。但繼續努力,以後或許還有一線希望。”

文清似笑非笑的看著陳陽。

陳陽啞然。

這個比喻……還真是……

簡單易懂啊!

“那國際標準呢?”

陳陽又多問了一句。

呵呵!

文清不答反問:“你覺得我有沒有可能給你打工?”

陳陽不說話了。

這絕無可能。

也就是說,以他現在的實力,根本就沒搞標準的資格。

“不是,搞個標準這麼難嗎?”

“你以為呢?”

“可據我所知,郭嘉不是很支援企業搞標準化嗎?”

“呵呵,這你也信?”

“那以前的藥企是怎麼搞成的啊?據我所知,六大龍頭和其他一些大藥企,都有免檢的。”

“正因為有他們在,所以下面不會再有免檢了。”

“怎麼說?”

“就說三七吧,只有雲藥廣藥兩家出的藥材才擁有國標。其他藥廠想要用國標藥材,就得從雲藥手中購買。你不會以為雲藥廣藥每年收購那麼多三七是自己用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