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我只是不想委屈自己(第1/4頁)
章節報錯
按照生長環境,人參可分為種植參,林下參和野山參。
種植參產量大,週期短,價格也便宜,藥材行業百分之九十用的就是這種參。
林下參就是人工撒種,讓它們在自然界成長,藥效和價格要比種植的高的多。
野山參就是森林裡土生土長的東西,沒有任何的人為干涉,數量十分的稀少,價格也比較昂貴。
偶爾出現一株,那也是天價。
陳陽手上這株有小拇指大小,顏色正,根鬚齊全,品相完整。
雖然年份不算長,但絕對是難得的佳品。
要放在二十年後,這一株十齡參至少要十幾二十幾萬,而且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得到。
就算是2000年左右,錢沒有那麼毛,那也得萬兒八千的。
“媽,這東西您也捨得拿出來?”
陳陽不解的問道。
李英嘆了口氣。
人參性溫,味甘微苦,具有大補元氣、健脾益肺、安神益智的功效。
最重要的是,它是個救命的東西。
以前有錢人家裡有老人的,都要在家裡備上一株人參,一旦出現危險情況,就把人參切成片,含在嘴裡,吊住一口氣,能夠撐到搶救。
這也是丈夫給家裡留下的最後一道保險。
可惜……
李英輕輕搖了搖頭,道:“這東西還值點錢,你去街上賣了當作走單幫的本錢吧。”
好!
陳陽點了點頭,抱著盒子來到了街頭,走進了一家比較大的門面。
這家店叫赤火堂,主要經營一些高檔藥材。
赤火堂處在市場最佳的位置,底上八間,富麗堂皇,十分的氣派。
老闆叫林東城,人稱火爺,身價千萬。
人家不僅是陽縣藥材市場的龍頭,也是陽縣藥材協會的會長。
算是這條街上最有面的人。
提起林東城這個名字,整個陽縣就沒有不知道的。
七十年代初的時候,陽縣還沒有藥材一條街,那個時候普通人也不能做買賣。
一個小商販推著板車趁著天不亮來到街頭偷偷叫賣。
賣的東西也雜亂無章,有散裝藥材,也有耗子藥、跳蚤藥、狗皮膏藥、藥酒等等不一。
天一亮,就散去。
有人起個頭,就有跟風,周邊的商販紛紛加入。
久而久之,這條街就形成了一個小集市,出售的品種也由雜亂無章的玩意變成單一的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