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順六年,京城,朝堂。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有太監喊話。

朱祁鎮在皇座上眯著眼,隨著年紀增大,精力越發不濟。

“稟陛下,九邊告急!

前年韃靼阿羅出部進入河套地區過冬,緊接著貝來、毛裡孩各部落相繼進駐過冬,去年這些部落更是徹底在河套地區紮根。

以往只是隔幾年,韃靼所部才會大規模侵擾九邊,如今年年都有,甚至一年好多回。

河套沿線的山、陝、寧、甘各府軍民,無不大受其害,損傷慘重。”新任首輔大臣大聲彙報。

這些年,朝堂之上僅僅六年便換了五任首輔,這首輔的名字皇帝都有點記不住。

不過聽到九邊告急,朱祁鎮頓時睜開眼。

十幾年前的土木堡之變,他一人將大明幾十萬精銳大軍葬送,洪武、永樂、宣德三朝對海西的經略付諸一炬,三朝舊人皆戰死,遼海藩籬盡消撤。

他突然很害怕,害怕自己死後歷史上會說他是一個廢物、敗家、叫門皇帝,更無顏見列祖列宗。

必須要在死之前,解決九邊之患!這樣最起碼他能功過相抵!史書就不會留下一個太過壞的名聲。

“愛卿可有應對九邊之良策?”朱祁鎮問道。

首輔頓時不再說話。

大明能打的將領,土木堡被你送出去一波,然後你還被瓦剌俘虜,于謙帶著你弟弟朱祁玉好不容易力挽狂瀾,守住京城。

你倒好,帶著瓦剌軍隊去京都周圍其他大城叫門,如果當時讓瓦剌將那些城池攻破,京都孤立無援,大明就亡了。

還好那些將領知道輕重,沒給你開門。

結果八年後,奪門之變,你重新復辟後,把那些沒開門的將領全給殺了,于謙功高震主也被殺,最後幫你奪門的那些將領沒幾年也被你幹掉。

現在大明上下,數來數去,幾乎就沒一個會打仗的。

“怎麼,朝堂之上,袞袞諸公,不發一言,就沒有一個能解決我大明邊患?”朱祁鎮沉聲喝問,很是不滿。

朝臣們直接默不作聲,這些年他們是徹底看明白了,換來換去都是朱家人當皇帝。不管是支援哪一個,就算那人當了皇帝,自己還要被清算。

這還拼個屁的命啊!吃著民脂民膏,壯大家族,和兒孫們好日子過不香嗎?

“退朝!”

書房,朱祁鎮隨手翻了幾本九邊的奏摺,九邊百姓被屠戮、搶劫、殺害,民不聊生。

“砰~”朱祁鎮直接將這些奏摺扔走。

“劉喜!”

“奴才在!”

“我大明如今還有哪個將領能征善戰?”

劉喜想了想:“大同總兵楊信,此人是陛下西狩之時,鎮守宣府的名將楊洪之子。”

雖然皇帝被俘虜是事實,但對皇帝還要說是去打獵了,這就叫臉面。

朱祁鎮不置可否:“還有呢?”

劉喜繼續回道:“撫寧侯朱永,還有總兵劉玉和劉聚。

朱永是名將朱能的後人;劉玉參加過麓川平叛;劉聚在京都保衛戰時,就曾血戰西直門,面對面和瓦剌騎兵硬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