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還有一件事。

那些無辜的不知情的顧客,每天吃著帶有違禁品的燒烤,儘管只有微量,但對於身體的侵害肯定或多或少都會有的。

所以魏一希望警方儘快破案,儘早消除違禁品對於無辜消費者的侵害。

魏一走後,周警官叫上同事,連夜將辣椒粉送至實驗室做化學測試。

實驗室同樣是有夜間值班的工作人員在,整個檢測流程非常快速,藉助專用的化學試劑,十分鐘後,確認辣椒粉中含有yingsu殼粉!

接下來,警方便按照魏一提供的地址,當天晚上便安排便衣警察偽裝成顧客去阿龍燒烤攤消費。

便衣警察將燒烤打包回來,最重要的就是同樣用塑膠小盒裝了半盒辣椒粉。

每天要求打包的顧客很多,需要打包辣椒粉的顧客也有很多。

所以阿龍並沒有在意便衣警察打包辣椒粉的行為。

便衣警察將新打包好的辣椒粉再次送至實驗室,實驗結果如出一轍。

警方以最快速度對阿龍實施了抓捕,證據確鑿,百口莫辯!

第二天周警官便聯絡了魏一,通知了案情最新進展。

國家對於違禁品的打擊力度有多大,以至於如此高效辦理此案,魏一總算稍微有點概念了。

新聞媒體的嗅覺同樣也非常敏銳,第二天新聞上便報道了相關案情,當然,魏一的名字是被保密的,僅以魏先生稱呼。

天底下魏姓之人何其多,有公安部門的保密機制在,沒人能知道是魏一報的警。

在新聞稿裡,魏一被塑造為偉光正的英雄人物,面對犯罪分子,機智果敢取證報警,教科書般的操作,讓犯罪分子最終落入法網,堪稱當代年輕人的楷模。

該新聞同樣也上了鬥音的熱榜,眾多網友議論紛紛討論了起來,還有一種草木皆兵的錯覺。

對於好吃的食物,有心理陰影了,覺得可能加料了。

但是討論歸討論,熱度過去了,大家也沒當回事了。

畢竟這東西,沒多少渠道採購。

阿龍這次在警方經驗豐富的審訊之下,把他的違禁品供應商全撂了。

警方在極短的時間內,便將這條線一網打盡了。

有點可惜的是,魏一作為當事人,沒能趁上這波流量。

流量嘛,以後還會有的,小命嘛,就這一條。

萬一哪個漏網之魚,想要報復報警人,那魏一還傻乎乎自己曝光自己?

這不是找死嗎?

所以以魏一的謹慎心理,這波流量不要也罷。

反正現在穩紮穩打,每天都能漲粉幾千個,這種事不著急。

為了保險起見,魏一連拍攝的影片都刪除得一乾二淨,確保萬無一失。

幾天後,周警官通知魏一來派出所領取見義勇為證書,當然一切過程都是按保密性質進行的。

證書雖然不方便展示出來,那也是一種榮譽呀。

魏一將證書拿回家之後,妥善封存了起來,今後咱也是有證的人了。

這個證拿的,比當初拿到大學畢業證,拿到駕駛證還要開心。

魏一:我與賭毒不共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