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康嘉正的建議,康嘉煒先對初定的幾個投資專案的可行性逐一進行了考察,然後透過比對分析,最後還是選定了老本行“房屋美容”,包括房屋裝修的設計、施工以及裝修材料的經營。專案確定後,康嘉煒又為公司組建的一系列工作犯上了愁。

首先是公司命名。康嘉煒事先準備了幾個名稱,比如土城、天堂房屋設計裝修公司等等,他總覺得含義不夠深刻或者太俗、不大氣。當他把這些名稱說給杜曼琳聽時,杜曼琳也深有同感,不是皺眉就是搖頭。於是倆人低頭深思,一會杜曼琳說:“要不就叫‘嘉曼新時代房屋裝修材料有限公司’?”

康嘉煒想了想,笑道:“這名字挺好聽的。豪邁、新穎、有時代感。嘉曼,你我姓名中各取一字型現夫妻平等、同心合力,新時代體現了與時俱進,裝修、材料符合公司主題。行,就把這個名稱作為公司名稱。”

名稱定了,接下來是公司選址。杜曼琳和康嘉煒來到了離縣城三華里的古榕工業園管委會,接待他們的是一位三十來歲、丰韻有加的女士。當康嘉煒告知她的來意時,這位女士劈頭就問:“你是外地企業還是本地企業?”

康嘉煒疑問:“有區別嗎?”

女士說:“區別大著呢!外地企業從落戶土城開始就享有諸多優惠政策,包括與公司建設有關的系列費用的優惠,特別是公司運營後的稅收減免。”

杜曼琳問:“如何區分外地企業和本地企業?有沒有一個區分的標準?”

女士沒有回答她的問題,而是關心起她的身份來:“你是杜曼琳吧?”

“是啊,你怎麼認識我?”

“一年前,你為愛差點殉身,很多人都被你感動了。不少瀕臨分手的戀人、夫妻聽了你的事蹟後都重歸於好,我就是你的受益者。”

“是嗎?我可沒想到一出假戲能產生那麼大的效應。”

女士變得熱情起來,又是賜座又是倒茶,見辦公室只剩她一個工作人員了,便悄悄對杜曼琳說:“我跟你說,我們這裡區分外地、本地企業的標準就一個,看投資者是外地人還是本地人。要是你倆出面,說什麼也是本地企業。我給你們一個建議,找一個外地的親戚、朋友或是同學,以他的名義投資辦廠,這就成了外地企業,等著吃優惠。”

杜曼琳有顧慮:“要是被發現了怎麼辦?”

女士說:“你不說誰知道。只要開始時稽核過關了,往後誰還管這事。”

“那、稽核能過關嗎?”杜曼琳問。

“只要你交三萬元的風險費就算過關了。”女士聲音很低,低到一步之外什麼也聽不見。

杜曼琳知道遭遇潛規則了。她望向康嘉煒,康嘉煒臉色陰鬱,輕輕地晃了晃頭。她會意,說:“謝謝你的指點,叄萬元對我們初創業者來說不是小數,況且我們是股份制的,必須跟股東們商量一下。給我們一點時間,決定下來了我再找你。”

女士點頭,又摁著杜曼琳的雙肩,附耳道:“叄萬元的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如果知道的人多了,萬一洩露出去,事情就泡湯了。”

杜曼琳苦笑一聲:“你放心,不會為難你的。”

女士露出尷尬的笑容。

杜曼琳和康嘉煒離開管委會後,沿園區的幾條大道轉了一圈,然後回到了杜家,這是他倆從廣東回來後第二次到杜家。時間已是上午十一點,杜父杜母剛從農貿市場收攤回到家裡。康嘉煒手提兩大袋水果,感覺有點氣喘。到了家門口,撞上提著空菜籃出門的杜父。

“爸,你這是上菜園摘菜?”杜曼琳伸手抓住菜籃,“你歇著,我去吧!”

杜父掰開她的手:“是新開的菜園子,你不認識地。你和嘉煒歇著,我去去就回。”他一邊走一邊回望。

杜母聽見了杜曼琳的聲音,從廚房追了出來,站在門口朝外喊:“順便到菜市場捎點肉回來。”

“知道。”隱隱傳來杜父的聲音。

“媽,你真把我和嘉煒當貴客招待呀?”杜曼琳撒嬌似地說。

“你沒看見嘉煒大兜小袋的,我要不招待好,你們嘴上不說,心裡一定不平衡。”杜母瞜了眼康嘉煒,似笑非笑地說。

康嘉煒知道杜母在逗他,勉強笑了笑,將水果擱在客廳的大茶几上。正在這時,杜曼琅揹著書包衝了進來,叫了聲姐夫姐姐,拎起一袋水果就往自己房間走去。

杜母瞪他一眼,伸手去拉他。不料,人沒撈著,卻撈著了書包。杜曼琅乾脆扔下書包,拎著水果跑進了房間,又反手重重把門關上。

“曼琳,你看看這就是你弟弟,越大越像個小孩。”杜母一副啼笑皆非的模樣。

杜曼琳笑容可掬,從杜母手裡接過書包,擱在茶几上。康嘉煒推開了杜曼琅的房門,杜曼琅將他拉進了房間,又輕輕把門關上。

杜母說:“嘉煒就知道護著他,怪不得曼琅天天鬧著要見他。”

杜曼琳說:“小舅子喜歡姐夫、姐夫疼愛小舅子本來就是人之常情的事嘛!”

“不說他,說說你和嘉煒。今天來是找媽有事吧,不管什麼事,都等吃了飯再說。要不然說了也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