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漪房這性子容易闖禍,不如就讓她做這個代國王后。審食其頷首會意,表示回去之後就去辦給代國使者批文。

“這匈奴的使者到了哪裡了?”呂后問。

“已到長安,安置在行館當中。”審食其道。

“真是無禮之輩!”呂后怒道,“既然到了長安,為何不來覲見?”

“他們說是舟車勞頓辛苦,需要先歇息一日。太后息怒,何必跟這些蠻夷計較。”

“你說的是。”

……

次日,賀術在明泰殿覲見呂后,並送上冒頓單于的信件,信上說:

“我是孤獨寂寞的君主,生在沼澤,長在草原,我多次到邊境來,希望能到中原遊覽一番。”

“陛下獨立為君,也是孤獨寂寞,一個人居住,我們兩個寡居的君主都很不快樂,無以自娛,還不如我們以己所有,換己所無。”

呂后看信之後覺得自己受了奇恥大辱,心中怒火騰騰,但面上卻為表露出來。賀術亦是沉穩,又道出了扎和在代宮慘死一事。

這會兒呂后倒覺得死得好,誰讓冒頓單于寫信侮辱她。

“五殿下之事,哀家自會給殿下一個交代,殿下且寬心。”

“希望太后不會讓賀術失望,告辭!”

賀術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真當不把呂后放眼裡。

呂后怒火中燒,但也沉得住氣,沒有立刻表現出來。

次日早朝,她就將心裡的怒火灑了出來,欲要騎兵討伐匈奴。朝臣們幾乎眾口一辭,同意她的意見。

中郎將季布卻反對道:“昔日高皇帝傾全國之力討伐匈奴仍未取勝,不得已和匈奴和親,讓百姓休養生息。”

“現如今天朝日漸強盛,時局來之不易。若在此時動兵,不但沒有十足勝算,也還會勞民傷財。微臣覺得,還是應該繼續和親,韜光養晦才是。”

丞相陳平也同意季布的意見,所以呂后最終放棄了出兵了念頭。

之後,她給冒頓回信,說自己年老色衰,配不上單于,願意繼續和匈奴和親。

至於五殿下在代地遇害之事,他會派使者帶出嫁的公主一同前往匈奴王庭,賠禮謝罪。

賀術再長安耽擱了三日,領了回書便匆忙離開回國了。審食其已經取得太后的意見,卻遲遲不給蒲昭回書。

蒲昭無奈,想起右丞相陳平曾經幫助過劉恆,便來到陳府求計。

陳平招待了他,分賓主坐定,看茶。

蒲昭說明來意,陳平撫須而笑,道:“此事太后早就同意了,只是審食其故意不發而已。”

蒲昭道:“還望丞相指教一二。”

“他知你著急,拖遲不發,只為求些黃白之物,你送他些禮,他自會見你啊!!”

蒲昭謝過,回去後便令下人備了一份厚禮,登門拜訪。聽說蒲昭是帶著禮物來的,審食其就接見了他。

蒲昭說明了自己的來意,審食其拍著腦袋,一臉懊悔的表情,“我怎麼把這事兒給忘了,蒲兄不要見怪啊!!”

“丞相日理萬機,貴人忘事,蒲昭能夠理解。”

審食其隨即命人去取來文書,交給蒲昭。

蒲昭在長安耽擱已久,知劉恆心切,便告辭離去,即刻動身返回代地。

又過了半個月,先說這半個月裡,代宮裡一切無恙。韓美人自縊後,竇漪房在後宮霸氣顯露,珍夫人只是不滿。

但聽從了婢女雲君的意見,暫時避開竇漪房的鋒芒,低調行事。她還有一個兒子,母憑子貴,就算竇漪房成了王后,她也不用擔心。

如今讓她擔心的是竇漪房的第二胎,如果是個男孩的話,肯定會和劉崇有些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