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廣和接過手機,稍稍翻了幾張。

伴隨神情漸漸嚴肅。

“對,看葉片和樹形、環境,這是野生茶樹啊,應該有好幾百年的樹齡了,的確比較稀有。”

刁廣和一會兒點頭,比較鎮定。

沒有那種如見至寶的驚喜。

好歹是茶道行家,見過大世面。

區區野茶樹,雖然少見,但算不上獨一無二。

“野茶樹?”刁虞兒湊了過去,“有些特別欸,向一朵向上微微綻放的花蕾。很珍貴嗎?”

雷宇然也湊到另一側,緊盯手機,撇撇嘴這有什麼奇特的?

“稀有不代表是好茶,更不能證明它珍貴。”刁廣和搖搖頭。

他隨後深入解釋:“在人類懂得栽培利用之前,茶樹都是野生的。

“我國早在1700多年前,就發現了野生大茶樹。

“全國目前已有198處地區發現野生大茶樹。

“比如滇南的千家寨1號大茶樹,海拔2450米,專家考證其樹齡為2700年;2號大茶樹,海拔2280米,其樹齡為2500年……

“這是沒有被人類栽培馴化、大量利用的茶樹。

“更具體一些,學界定義了名為茶組的分類,裡面有37個茶種,目前世界各國栽培利用的“茶”,是茶組裡的一個“種”。

“科學意義上的“野茶”,是農學裡“茶系”以外的近緣茶樹植物,沒有經過人工馴化栽培的。

“更具體一些,除茶種、普洱茶種以外的茶組植物,基本都可以稱作“野生茶”,這一類茶甚至不能稱為茶。”

刁廣和侃侃而談,倒也樂意和外行人詳聊其中門道。

葉小凡沉思著。

雷宇然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哦,所以,它是大紅袍還是鐵觀音或者其他什麼茶葉?”

刁廣和頓時呆住了,自己解釋的不夠清楚,再小白的人,都不該問出這樣的問題啊。

刁虞兒歪著頭,“怎麼了?”

刁廣和無奈搖頭,“沒……雷少說笑了。命名方式,有很多種,就像是給人取外號。

“茶葉也是如此,按形狀來分,有毛峰、毛尖、銀峰、銀針、牡丹等等叫法。

“按採摘時期和季節,那有探春、次春、明春、雨前等說法。

“按製茶技術炒青、烘青、蒸青、工夫紅茶等,按茶樹品種,則有肉桂、水仙、鐵觀音等

“按照茶的色澤與加工方法分類,紅茶、綠茶、青茶、黃茶、黑茶、白茶六大茶類,紅茶中最有名的是祁門紅茶。

“綠茶呢,以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等,像大紅袍、鐵觀音則是青茶,亦稱為烏龍茶……”

“按產地命名,則有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武夷巖茶……你說的大紅袍,實際上是武夷巖茶的別稱。

“更具體的,如什麼母樹大紅袍、品牌大紅袍等等,我就不細講了,要不然三天三夜都說不完。

“雷少真有興趣,以後可以常來,我給你一一講解。”

刁廣和進一步解釋茶樹。

他又反問道:“這種茶組以外的茶類植物,你覺得屬於哪一種?”

雷宇然想了想,“野生茶?”

刁廣和鬆了口氣,微微一笑,“孺子可教。再說野生一詞。

“它有可能完全天生天養,沒有任何人工干預。

“也有是曾經栽下茶樹的先民因民族遷徙、戰亂、天災等原因離開了曾住區域。

“又或是樹上的茶籽被其他動物帶到了深山中落地生根而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