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會,小白能管好它們,還幫忙驅趕其他松鼠、田鼠之類的小動物。

“它們的主食還是花生、松子,偶爾我會拿些櫻桃獎勵它們。”

葉小凡早就囑咐過小白了。

“真是奇了。”

“……”

一行人邊走邊聊,還有眾多小動物跟隨,倒也有趣。

之後來到那處有些陡峭,佈滿落葉的山坡。

放眼望去,生長著一株株粗大挺立的菌菇,冒出土十多公分。

品質比昨天葉小凡採摘的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們在周圍繞了一圈,確定大概的數量。

“這也太多了。怎麼也有三四百多朵吧?”江荷露出財迷似的笑容。

“小凡,你說得有些誇張了,雖說都是鮮貨,但全部加起來,四十斤都很勉強。”葉鐵柱有些較真,“難道另外的地方還有?”

葉小凡剛要回答。

葉大宇卻是瞪著說,“鐵柱,你不知道土裡還埋著一截嗎?”

“那又怎麼樣……”

葉鐵柱還沒說完,就呆呆看著葉大宇沾滿泥土的手,握著一朵雞樅菌。

直徑二三厘米,長度卻有三十厘米左右,比成年人手掌還長出一部分。

“如果都是這個個頭,那肯定不止八九十斤啊。”葉大宇笑眯起眼睛。

葉小凡聳聳肩,“昨晚採的比較急,我都是用巧力,直接擰了地上的部分……我很肯定,這附近的雞樅菌,個頭大,厚重,比同體積雞樅菌要重一些。”

葉大宇點點頭,“另外,雞樅菌也不能深挖。

“好像地底下有什麼窩,窩如果散了話,這地方明年就不會再長雞樅菌了。”

葉大宇不太肯定,只是聽人這麼說過。

江荷、葉鐵柱頗為驚奇。

他們以前是有采過一些山蘑菇,沒怎麼見過雞樅菌。

“嗯,它們是和白蟻共生的菌類,白蟻構築蟻巢的同時培養了雞㙡菌菌絲體,形成一個共同的生態系統。

“類似於白蟻巢結構的土塊,稱為雞樅窩。

“動了窩,白蟻遷走,這兒自然就不會在生長雞樅了。

“雞樅的品種很多,有的分散生長,有的個頭較小,一簇簇生長一塊。

“不同地方,雞樅菌的叫法也不一樣,有傘把菇、雞肉菌、雞腳蘑菇、蟻棕、鬥雞公、三塔菌等別名。

“……”

葉小凡昨晚回去,特別搜了一下網上的資料。

對它有了更深的瞭解。

這會兒便滔滔不絕地介紹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