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周圍展覽區,或用普通架子架起,或羅列單獨掛在牆上。

明星站位都有C位之說,展覽的作品同樣也有。

擺放的臺子材質和介紹牌子精緻程度,在到展廳大小、一個展區作品密集程度等,是有微妙差別的。

從三號展廳開始,展覽的作品,要麼有背景,要麼有真材實料。

馬千秋早已經暗示過,給葉小凡的作品,安排一個好位置。

關於畫家簡介欄,他還親自囑咐過助手。

這個簡介欄,也有門道。

牌子要大要精緻,甭管誇張與否。

重要是字多,怎麼好怎麼誇。

諸如強調其農民藝術家身份、如何努力,對繪畫的追求等等。

再最好塑造成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那種

順帶強調一下是東海美術協會的核心成員。

而在一二號展廳,普通畫家,個人簡介欄往往都不超過三十字。

“咱們協會的小凡,作品在哪個展廳?”

隊伍角落,有一位老人笑呵呵詢問。

“對啊,往年幾屆,我從沒這麼期待過,迫切想要看到葉兄弟嘔心瀝血的佳作。”

“我知道……我昨天就和邱館主一起,有幸見到了那一幅……”一個協會幹部舉起手,面色閃爍,似乎有些糾結。

“別說出來!”馬千秋一揚手,打斷他,“小凡風格獨特,意境高遠,他的畫,我一眼就能認出來!

“而在今天這次展覽,他的作品絕對無比矚目。

“讓你說了,會破壞期待,影響體驗。”

馬千秋不想從別人嘴裡,知道有關葉小凡展覽作品的情況。

所以這段時間,他一直強忍著,沒有跟人詢問相關問題。

否則以他的能耐,前兩天就能提前看到那一幅畫了。

一直壓抑著這股期待、好奇,蓄積到極致,爆發的那一刻,那種感覺會十分美好。

“是!”

“對啊,老李,你可別多嘴,咱們今天只看畫,少說話。”

“我猜肯定是山水一類……他那一幅雙珠塔,氣勢真是絕了,若是畫山川河流自然,絕對相得益彰。”

“我也覺得,他不畫山水畫可惜了。”

“不會還是素描吧,素描是繪畫的基礎,可要論意境,咱們水墨國畫才是祖師爺啊。”

“的確,但素描造詣高,不代表水墨畫水平高,兩者沒有高下之分,但小凡顯然更適合咱們國畫。

“此外水墨畫更為複雜、門檻高。而馬老最擅長的就是水墨畫,小凡要是馬老的幾分指導,必能一生受益。”

“我贊同,馬老,出於惜才,我覺得您得指導一下他,最好破個例,把他收入門下。”

“……”

一群人議論紛紛。

從對畫的討論,在一些人的引導下,

集中在了讓馬千秋收學生的話題上。

多少看出來馬千秋的用意了,但他們不能說的太直白,暗暗再抬高一下馬千秋的身份地位。

馬千秋笑得合不攏嘴,一邊擺手,“言過其實了。只怕小凡看不上我這點微末技藝。”

“是您過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