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鎖之下 第二十三章-皇城之行(第1/2頁)
章節報錯
劍的話音剛落,在天基峰的深處,有著轟隆隆的聲音響起,聲音慢慢地變得響亮,那是無數的腳踏聲。
神的回饋要來臨了。
獸群!
林義的臉色劇變,拉著青青的手便開啟了六道靈脈,向著西面奔去,但後方的轟隆聲越來越近,他只得拉著青青躍上了北邊的山嶽,向著西北而去。
在西北方向的數里外,林義回頭看去,目光皺縮,那果然是獸群,而且其中甚至有靈脈的光芒,那是妖獸,向著天基城狂奔而去。
祭天神壇中,這裡的閒雜人等已經盡數離去,留下來的是各大軍團以及城中各大家族的神諭者,他們的實力都是家族中的佼佼者,在此等候就是為了等待神的回饋。
祭天大典過後,神會回饋於神諭子孫,那是數量龐大的獸群,祭天之後便是豐收之日。
那些返回的護航軍,死傷慘重,領隊計程車衛小心地給各自的上峰軍衛彙報,他們都領了一個狠狠地耳光,大字也不敢吭一聲,在凡體叛軍的手中吃癟,而且死傷過半,沒有以軍法處置已經是對他們開恩了。
劉衛領在龍忠的面前憤憤而談,將所有矛頭指向其餘六支軍團。
“龍忠將軍,如果他們沒有撤離,肯定能誅殺一半的叛軍。”
龍忠擺了擺手:“小事而已,既然我們龍衛軍死傷不多,那就是功,我很看好你,今後多加努力。”
劉衛領心中暗笑,自從他的神體生長後,短短數天裡便開拓了第四道靈脈,引起了龍宇的注意,他的地位在將王府中飆升,龍宇資助他靈銀修行,短短一個多月,便開拓到了第七道靈脈。
他知道想要在將王府中往上爬,唯有加入龍衛軍,因此他向龍宇自薦。
他進入了龍衛軍同樣獲得了龍忠的賞識,一入龍衛軍便是士衛的軍銜,而且龍忠承諾他,只要他開拓了八道靈脈,便會賜他一道功法,等他突破到聚丹境,便晉升軍衛的頭銜。
軍衛可是能統帥一千兵衛的,麾下有十個士衛,到那時候,他便能在天基城組建他的家族了。
護航軍的死傷並沒有引起多大的反應,也沒有軍團打算殺回去,如今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就是捕獲天基峰的獸群。
一般的獸類對神諭者而言並沒有吸引力,但這些是從天基峰而來的獸群,很多都有覺醒妖體的潛力,而且其中有很多已經覺醒了妖體。
八萬軍團與數萬神諭者形成了一道人體長城,手中的武器緊緊握著,從這裡到馴妖府豢養妖獸的山林有過百里的路程,在這段路程中,他們要將一部分獸群捕獲,優先捕獲妖獸,剩下的一部分,將會引到馴妖府豢養妖獸的山林中。
看著那數量龐大的獸群,馴妖府的程陽樂壞了,每三年一次的祭天大典,都是他們馴妖府的豐收之日。
在祭天大典的前一天,馴妖府便將馴服的妖獸裝上了獸籠裡,一部分會交給將王府,一小部分會交給城守府,大部分會交由皇衛軍運走,剩下的則是以靈銀出售。
而皇衛軍此行的主要目的,便是替馴妖府捕獲獸群。
現在馴妖府的豢養地已經清空,剩下的多是無法覺醒妖體的普通獸類,留在豢養地正好能當作新妖獸的食物。
獸群整整持續了兩天的時間,這段時間裡,各支軍團輪流奮戰,雖有死傷,但貴在規模極小,不足為慮。
城中的各大家族則派人做起了後勤,將一些食物送到軍團中,帶走了受傷的兵衛。
貧民區中的人戰戰兢兢,整整兩天萎縮在家中不敢出門,他們貧民區的位置處於城南之外,沒有城牆的庇護,隨時會有脫群的猛獸走進來,若是一些普通野獸他們還能對付,但若是妖獸的話,他們就慘了。
在第二天的夜裡,貧民區中真的走進了一隻妖獸,那是一頭紫晶虎,已經開了五道靈脈,頭頂的那一根紫晶獨角就是它的妖體,能噴發出紫色的光斑,雖然射程不遠,但很是可怕,能在極短的時間內燒燬房門,若是噴射中人體,基本瞬間就能焚焦。
那一夜裡,貧民區中傳出了無比慘烈的叫聲,那是被捕食的貧民發出的慘叫。
李大海連夜帶著幾十家丁去拜訪了馴妖府的凌巖,將妖獸闖進貧民區的事情上報。
凌巖在得知那是一頭紫晶虎後,心中大喜,讚賞李大海懂得大局,不惜捨命來上報。
馴妖府中的捕獸能手紛紛去了貧民區,將那一頭紫晶虎捕獲,馴妖府的捕獸能手特別多,基本每一個神諭者都有這方面的能力。
獸群被捕的被捕,被殺的被殺,一些有價值的獸屍,城中的各大家族收起帶走,剩下的都是一些毫無價值的獸屍。
獸群有一半成功被引到了馴妖府的豢養地中,有一部分被成功捕獲,有的在引流中被獵殺,也逃出了不少,現在正有著不少軍團在沿著蹤跡搜尋。
五天之後,天基城中有訊息傳出,此次祭天大典完美收官,神的回饋絲毫不比往年差,逃脫的妖獸也基本捕獲,危險解除,可以出行了。
這一日,貧民區中的貧民洶湧而出,向著南邊的雲江湖畔走去,去撿那些被丟棄的獸屍,只要將一些腐爛的肉割去,那就是上好的食物,做成肉乾能吃上一整年。
他們的心中激動,一邊撿著獸屍,一邊感謝上神的回饋,一邊感謝神諭者大人留了這麼多獸屍沒有帶走。
馴妖府將此次引流獸群的人數比例記下,將王府、城守府還有皇衛軍各佔幾成,都記了下來,下一次分配妖獸時,將會根據這個比例來分配。
在天基城的西邊,有著一條寬敞的官道,那是去皇城的必經之路,這是一條大官道,是神諭國橫跨東西的主道,修建了已有數百年的歷史。
這條主道寬百米,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由石礫鋪成,另一部分由石板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