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意識到抗議無用後,進士們認清現實,把不滿收斂起來。

捱過鞭子的,都由駐校醫師一一治療過,也沒什麼大礙,大家情緒漸漸緩和下來。

或許是醫師們對鞭傷處理很有經驗,將黑黝黝的藥膏抹在鞭痕上後,一陣清涼就把疼痛壓了下去,還說不會留下傷疤。

醫師們治傷時嫻熟地手法,以及淡然地神情,都顯示出軍校中的鞭罰是極其常見地事。

這讓進士們明白,規章上並不是說說而已,只要違紀,那各種懲戒就一定會落實下來。

一些比較有「俊傑」潛質地人,立刻就認真翻看起了手冊……

軍校內地種種,令進士們十分不適應,不過伙食方面還是讓他們感到欣慰。

雖然不精緻,卻有魚有肉,葷素俱全,很是豐盛,味道也很不錯,除了沒有酒,似乎也不比瓊林宴差太多。

這兩百多人基本都是平民出身,能讀得起書家境大多還過得去,但像文家那樣財富自由的卻不多,平常日子過得還是比較樸素的。

能這樣敞開著吃,起碼口腹之慾是得到了很大的滿足,心中又不得不感嘆,燕王在花錢方面還真是很大方。

吃過飯,片刻休息後,進士們到了大禮堂中,在一排排簡易座椅上坐好。

禮堂中還有不少其他人,右邊是兩百多軍官生,左邊則是近三百教官。

隨即燕王和大祭酒丘嶽聯袂走上大講臺,一邊走,穿著東衛軍服的燕王還一邊向臺下揮著手。

等丘嶽落座後,趙孟啟卻沒有在主座坐下,而是走到臺邊,直接落地而坐,兩條腿垂在臺外,顯得隨心所欲,或者說是粗鄙無形。

對於燕王,大家都很熟悉,卻又很陌生,絕大多數都是第一次離得這麼近的距離見到他本人。

眉眼間與趙官家很像,但面容卻不見雍容文雅,也不顯剛毅威嚴,膚色微黑的臉頰上帶著一絲玩世不恭,但一雙眼眸仿若深淵,似乎能看透一切,也能吞噬一切。

趙孟啟往臺下一掃,很輕易就認出了前排的文天祥。

真是帥啊!

「體貌豐偉,美皙如玉,秀眉而長目,顧盼燁然。」

難怪惜字如金的史書都要用上這麼多字句來形容他的相貌。

或許,將文天祥點為狀元,應該是老趙這輩子做過的最英明決策。

趙孟啟的目光掃過他,猜測邊上這較為老成的應該是謝枋得,濃眉方臉,很典型的文人氣質。

又搜尋了一下,看到了長相秀氣而柔和,一臉沉靜的陸秀夫,從這外表看不出,其內裡竟然有著「負帝投海」的剛烈性格。

最後再看了一眼教官坐席前排的張世傑。

此時的張世傑也才二十六七的樣子,年少時在保定老鄉張柔軍中當兵,七年前投奔到宋境,加入了淮軍。

那會呂文德正在淮西鎮守,見張世傑是個人才,敢打敢衝,便提拔他做了個校尉,後來積功升到了正將。

嘿嘿,宋末三傑!盡入吾彀中矣!

期望能把「宋末」改掉,讓你們成為復興三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