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山半腰,近千塔亞族勇士將一個鋼鐵圓陣團團圍住。

看起來,圓陣就像汪洋中的孤島,或者說是一艘海船,因為它正不斷向山上移動,不疾不徐。

塔亞勇士們死死盯著圓陣,彷彿盯著一頭蠻荒巨獸,手中的刀把早已被汗水浸透。

圓陣移動著,他們也只能默默跟著移動,完全想不到該如何阻止。

箭矢標槍根本破不開重甲堅盾,衝上去白刃肉搏也只能落得徒勞無功,反而被輕鬆擊倒。

更重要的是,那幾顆雷電一樣的武器太過於恐怖。

而對方也喊出,只要不受到攻擊,就不會反擊。

白白送死只是愚蠢,並非勇敢,因此塔亞勇士們暫時無計可施。

圓陣中央,趙孟啟彷彿閒庭漫步一般,望著周圍越聚越多的塔亞勇士,心中毫無波瀾,還有閒情欣賞遠處的景色。

前來大湖山,大抵上是臨時起意。

在羅謙回到帕布拉的後一晚,趙孟啟也帶著一百多名親衛、一個東衛營、一個馬司營,總共八百多人也在大甲溪河口悄悄登陸。

隨即在帕布拉人帶領下,滿懷‘誠意’地造訪了巴澤海部族。

原本是打算‘說服’巴澤海部族,多少能增添些助力,然後就聽說了塔亞族中大湖部的事情。

大湖部離著巴澤海最近,幾十年來常常對巴澤海打草谷,逼得巴澤海族只敢在臺中盆地西邊活動,所以對這個大敵有著很深的瞭解。

可能是有借宋人之手為自己報仇的因素,便把塔亞族正在大湖部集結力量的事情告訴了趙孟啟。

這立刻引起趙孟啟重視,深入追問之下便知道了許多有關大湖部大祭首的事情。

趙孟啟不禁猜測,這個大祭首很可能去大宋‘留過學’。

不管這個猜測是不是靠譜,反正不能任由塔亞族這個大勢力破壞自己的計劃,於是趙孟啟決定先下手為強,對塔亞族採取行動。

行動計劃也不復雜,先禮後兵。

假如能見到那個大祭首,可以將其‘說服’那當然是最好了,如果不能,就趁此機會給予塔亞族重創,把他們的領導層一股腦端了。

只要不是在叢林中躲貓貓,那就算只憑著身邊這四五十個甲士,趙孟啟也有信心在數萬土人中殺個七進七出。

當然,他也不至於這麼輕率,其他八百人正在不遠處待命。

從心底來說,趙孟啟還是希望塔亞族能夠選擇歸順臣服。

一來從客觀上來說,根本無法依靠武力完全剷除這些土人生番,二來塔亞族善於在山地叢林中作戰,如果以之成立軍隊,將十分有利於趙孟啟下一步的戰略謀劃。

在趙孟啟胡思亂想之時,哈魯從山上衝了下來,聽到他的吶喊聲,塔亞勇士們便讓出了一條通道。

穿過人群來到近前後,哈魯二話不說張弓便射,在他看來自己用的鐵箭頭就算皮糙肉厚的山豬都能射,就不信有人能擋得住自己的神射。

站在圓陣當頭的是伍瓊,看到箭矢飛來,面甲下的嘴角扯出嘲笑,連盾都懶得舉,任由尖銳的鋒芒撞上護心鏡。

不出意料,一聲清脆的撞擊聲響起,箭矢在護心鏡上留下一個微不可查的白點,隨即滑偏彈開。

伍瓊順手一撈,抓住空中的箭桿,把箭頭送到眼前看了看。

很簡單的鐵製圓錐體,大部分都是黑色,只有尖端比較白亮,應該是仔細打磨過,此時卻有了些變形。

看來鐵質有些粗劣,或許做成農具都要遭大宋農民的嫌棄,倒是箭桿尾部的羽毛很是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