磬鐘先聲,琴瑟和鳴,笙簫齊響。

一曲醉蓬萊,揭開盛會序幕。

舞臺南面為正,最前方一排皆是獨案,為評判所坐。

音樂聲中,五名評判從近仙閣姍姍而出。

趙孟啟認得領頭之人,是平江府通判周誠濟。

眼下吳潛還在貢院評閱試卷,所以周誠濟作為地方長官,被邀請來參加這種活動很正常。

緊隨著的是一個宦官,顧青適時給趙孟啟介紹,「此人名叫巫季,勾管修內司教樂所,早前在仁明殿當差。」

仁明殿是謝皇后所居,修內司負責的是皇宮後勤服務,業務挺雜的,修繕宮殿、燒製官窯瓷、製作宮廷器物等等。

原本管理宮廷舞樂的教坊,在南渡之後因為財政原因歷經興廢,最終還是將大部分樂工舞伎等人員遣散,只保留機構和小部分精英併入修內司教樂所。

朝廷的各種禮儀活動都少不了舞樂,只能向民間「和僱」,也就是臨時僱傭點集市井藝人充任,而教樂所就是負責這些事務的。

所有民間藝人,無論是不是在樂籍,都必須接受教樂所的指派,因此,教樂所成為了大宋娛樂業的主管衙門,權力很大,油水不小。

「走在第三個的就是張樞,第四個則是他的好友周密。」

「周密?」趙孟啟感覺有些耳熟。

定睛望去,乃是一名二十出頭的青年,一身天青色緞袍,顯得很是儒雅俊秀,個儻瀟灑。

「周密,字公謹,祖籍濟南,其曾祖隨高宗南渡,遷居安吉州,其家五世為官,其父周晉,現知汀州,他本人七年前入太學,前年以門蔭應試吏部銓試,為第十三名,頗有才華,尤善詩詞,尚未領實職,原本年初時隨其父入閩,應該是剛剛回來。」

顧青如數家珍,展現出優異的專業技能。

趙孟啟一樂,「周公瑾?從外表來看,倒也不算辱沒漢末那位周公瑾了。」

他沒有聽出謹和瑾兩字不同,顧青便解釋了一下。

隨即他突然想到了什麼,「他曾祖是不是名為周秘,祖父則名為周珌?」

顧青點頭,「正是,阿郎知道他家?」

趙孟啟笑了笑,算是回應。

他已經想到這個周密是誰了,在後世,稍微瞭解宋代的人應該都知道他,他就是《武林舊事》《齊東野語》《癸辛雜識》等書的作者。

周密不但才華橫溢,而且頗有氣節,宋亡之後不仕元朝,尊正統、辨華夷,三觀很合趙孟啟的胃口。

趙孟啟正覺得身邊缺一個處理文牘之人,頓時便有了招攬之心,便對顧青吩咐,「關注一下這個周密,我打算用他。」

呃?初見便要重用?殿下是不是草率了些?

顧青略有驚訝,但如何用人之事,不是他能干涉的,所以並未發表意見,「遵命。」

「咦,評判中居然還有女子?」趙孟啟訝然。

顧青抬頭瞥了一眼周密身後之人,略做思索,「這位應當是前兩屆的花魁,章伊,三年前從良,以教習舞樂為業。」

原來這時候也有邀請前冠軍做評委的做法啊。

趙孟啟看了一眼,便不再感興趣。

五名評判一一落座,決選正式開場。

臺下觀眾紛紛伸長脖子,抬頭往臺上注目。

近仙閣算是後臺,離著舞臺有兩丈多距離,卻用帷幕搭出一個通道,所以行首登臺之前,觀眾並不能看到是誰,頗有幾分神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