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門,位於姑蘇城西南角,和其他四門一樣,都是水陸雙門。

門內附近,已經擠滿了人,一眼望去,烏泱泱的,全是攢動的人頭。

門外河道中,綿延不絕的船隊開始入城。

十多艘軍船率先進入,隨即一艘龐大的樓船透過了水門閘口,船上旗幡招展,儀仗羅列,表明這就是燕王的座船。

「來了,來了,真的是燕王殿下!」

「殿下沒有丟下咱們,這下有救了……」

「奴家早就說了,殿下是好人,不能相信那些嚼舌根的……」

「哪呢,在哪呢?哪個是燕王啊,俺咋就沒看見呢?」

「那儀仗上斗大的字你看不見麼……哦,不識字啊,那沒事了。」

在宋朝,即便是皇帝車駕出行,也不會要求庶民迴避或者跪伏迎駕,只要不越過警戒線,隨便圍觀。

此時,百姓們見到燕王座船,並沒有表現出畢恭畢敬的樣子,反倒雀躍喧呼,指指點點,完全就是一副看熱鬧的模樣,稍微講究些的,最多也就是躬身揖手為禮。

還不知道自己被髮了「好人卡」的趙孟啟,聽到四周的喧呼聲,便率性登上了樓船頂上,向百姓們招手示意。

相比於寬袍大袖,趙孟啟還是偏好於簡潔的服飾,但公開場合得講禮儀,不能太過隨性,於是他越來越喜歡戎裝示人。

他現在的穿著,和祭天那日一樣,一身黃金甲,火紅的絲質披風,依然不戴兜鍪,馬尾迎風飄揚,看起來英姿勃勃又灑脫從容。

趙孟啟剛出現在樓船頂上的時候,百姓們一下子沒反應過來,都感到有些疑惑。

「姑蘇的父老們,大家好!」

趙孟啟向四方招手,同時不斷地大聲問好。

「是殿下,是殿下……」

有人醒悟過來,興奮大喊起來。

「呀,這就是燕王殿下啊?真是龍章鳳姿,英俊偉岸!」

這話明顯就是瞎說了,隔著這麼遠,壓根看不清趙孟啟的臉。

「殿下好隨和啊,還先向咱們問好……殿下萬福!」

幾個年青學子有些驚訝,趕忙回禮相拜。

「殿下!殿下!看過來,快看過來,妾身年芳二八,貌美如花!」

一群鶯鶯燕燕,揮舞著五彩的繡帕,盡顯風情,想要吸引燕王的目光。

「燕王居然穿著甲冑,原來傳聞是真的,燕王的確好武……哎,國雖大,好戰必亡。」

年老的儒士搖頭嘆息,對燕王重武之舉感到不滿。

「阿爹,孩兒好餓,那閃閃發光的是黃金麼,是不是可以換許許多多肉包子啊?」

小童騎在自己老爹肩頭,看著船上的金光流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