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延殿書房。

趙官家走了之後,趙孟啟繼續翻查著那些冊籍。

經過大致估算之後,他發現大宋雖然只剩下了半壁江山,但每年收取的稅賦卻非常驚人,單單寶祐元年,就有一億三千萬貫左右。

稅收名目繁多,什麼經制總錢、正稅、月樁錢、耗米、折帛錢、和買、預買、課配等等,等等,林林總總實在驚人。

算起來,比北宋時期都多了三分之二的樣子,雖然因為北方人口大量南遷,工商業和海貿都有很大的發展,但根本原因還是朝廷因為大敵當前,實行了無比苛刻的稅賦政策。

而且這些稅收裡面,並不是趙孟啟之前想的那樣,工商稅佔據大頭,而是有一半以上依然是農稅!

這半壁江山的農稅總額,甚至超過了明朝洪武年間全國的農稅一點五倍,而人均算下來,更是明朝的三倍!

粗略一估,一個普通農戶每年一半以上的收入都要繳納給朝廷!

可以說,南宋最後的滅亡,並不單單是因為蒙古的軍事強大,也絕對和國內底層被壓榨的太厲害脫不了干係。

就平時不怎麼打仗的時候都收取這麼高額的稅賦,要是有點戰事,那盤剝得也就更加嚴酷,這種情況下,百姓怎麼可能會支援北伐,也就難怪南宋上下都沒有進取心,民間更是反戰厭戰。

那這些錢是不是都用在了軍事上呢?

是,也不是!

軍費開支確實很高,但許多都被各級官吏上下其手,貪墨掉了。

另外,大宋的三冗從來也沒有真正被解決過,行政成本算是歷朝之最!

面對這樣的結果,趙孟啟有些坐蠟,拖著這樣沉重的包袱,想要戰勝蒙古延續漢家天下,簡直是痴人說夢。

即使他現在掌握了最高權力,但一樣要陷入兩難。

減免稅收,那失去財政支援的軍力將大幅度下落,可能比原歷史還要快的被蒙古滅亡。

繼續重稅,也就是慢性自殺,他最多就是比原來的宋度宗活的久一點,然後‘光榮’的成為宋朝末代皇帝。

說實話,這處境比一百年後那個開局一個碗的老朱還要艱難數倍。

該怎麼辦呢?

趙孟啟坐在書案前,沉入了苦思之中,神情沮喪而木訥,看起來比之前還要傻。

“四哥!四哥……”

趙孟啟感到有人在搖晃自己,慢慢回過神,也聽到了呼喚聲。

眼神緩緩聚焦後,才看清眼前有個小女娃,正瞪著一雙怯生生的大眼睛,焦急而關切的看著自己。

“四哥,你是不是被大伯打壞了?怎麼比之前還傻了?”

“你是?”

“哎呀,真的打壞了!四哥連我都不認得了,我是菫娘啊,你快仔細看看我……”小女娃抓著他的手,搖晃得更加厲害了。

“別搖了,別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