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朝堂上演全武行(第1/3頁)
章節報錯
批鬥了葉夢鼎和楊棟後,群臣的情緒又起來了。
在利益面前,首相謝方叔的壓制光環也不怎麼靈了,場面再度熱鬧了起來。
加上御座上的趙官家一直保持著沉默,等於變相縱容。
“趙孟頫一個奶娃子,能不能長成都說不準,怎可承祧帝室,萬一夭折,豈不是讓官家受一次喪子之痛?”
這話說得有點道理,這時代的嬰兒夭折率實在太高了,就像趙官家原本也有三個兒子,卻都剛出生沒多久就夭折了,這也是為什麼趙孟啟還要被稱為四郎的原因。
“呵呵,趙與訔可是都好幾個兒子了,個個健康得很,總比那個品行不端的趙孟曦強多了!”
“魏關孫這樣的外姓還想入繼皇家?太祖太宗能答應!?”
“趙鶴雲浮行浪蕩,整日間出入花街柳巷,哪裡來的穩重有度,怕不是有人收了大禮吧,嘖嘖,誰不知道泉州那幫宗室肥的流油!”
“狗賊!竟敢含血噴人,某家行得正坐得直,從不收禮!”
“不收禮!?你那二十幾個小妾是哪裡來的!?”
“姓鄒的!你個強佔百姓田地之人,有何資格指摘某家?”
“入你孃的,潑髒水是吧,老子撕了你的嘴!”
“幹!哪個龜孫砸我…”
“這誰他孃的靴子這麼臭!”
……
斯文?
早就不知道被丟到哪個角落了。
起先還擺事實,講道理,講不贏的就給對方挑刺。
挑著挑著,這樓就偏了,開始揭短,報黑料。
這幫文官有幾個屁股下面是乾淨的,那就互相傷害啊!
說著說著火氣漸漸大了起來,語言在這個時候,顯得過於蒼白了。
激動著心,顫抖著手,我給你一拳,你撓他一臉,那邊還有無影腳。
大殿裡一片鞋帽橫飛,狼奔豬突的,喝罵喧天,哀嚎四起。
‘場面一度十分混亂’,爭鬥的原因已經忘了,甚至誰和誰是一派都分不清了,簡直就是有仇報仇,有怨報怨。
什麼?沒有仇怨?前天你婆娘笑話我娘子是肥豬,這事我已經忍了很久了!
別以為讀書人就不打架,當官了就真的能修身養性,大宋朝堂上演全武行的事也沒少發生。
要是沒見過,想想某些地區的‘議會’,比如,某呆……
大殿中,唯一安生的就是御座附近,以及邊上一片角落。
大宋朝有資格上朝的武官勳貴當然也有,只是相對於文臣來說,少了很多。
平時也沒啥存在感,大事小事都輪不到他們說話,大多數時候他們好好當個雕塑就行了。
現在文臣們打成一團,他們這些人不想拉架,也不敢湊熱鬧,還是穩穩躲開,免受池魚之秧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