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件事兒,牛頭村裡的村民對季家人的感官一下變好了不少。

先前他們一家新來的卻後來居上,過上了比原村民還好的日子,而且還跟村長家搭上了線,不少人背地裡都在嚼舌頭呢。

現在得了他們家的好處,村民們也都一個個主動交好,還送了不少吃的過來。

都不是什麼寶貴東西,比如一些菜呀,調料之類的。但也是村民們的心意。

尤其是他們正在送東西的時候,葉掌櫃過來拉酒了,村民們一個個熱情的很,忙前忙後的幫著搬。

讓拉酒的小夥計也省了不少力氣。

季家也不是小氣人,給幫忙搬酒的人家一戶送了兩塊打糕。

這也是準備跟他們交好。

得了打糕的村民也挺高興的,這打糕是好東西,力氣他們有的是,糧食可不是時時都有的。

當下更是覺得季家人家境殷實,人也不錯,關鍵是為人仗義耿直。

不少人家就把主意打到了季家老大身上。

畢竟他雖然有兩娃,可是他是家裡的老大,將來季老太的大半部分肯定是給他的,現在這年頭,姑娘家嫁人就是要嫁個不愁吃穿的家庭。

哪兒還管二不二婚。

季老太煩不勝煩,卻也私底下問過季老大蘇繡兒那邊的事。

自從季老大和蘇繡兒之間,因為黃秀芬的事情鬧掰之後,蘇繡兒就再也沒有來過季家。

要不是時不時季老大就過去看看那邊,季老太都以為他出事了。

季老大義正辭嚴的讓季老太拒絕了那些好心的鄉親們,並表示現在蘇繡兒的態度軟化了許多。

季老太就明白了。

村民們剛開始還熱情張羅著季老大的婚事,後面見他們自家人都不上心,且言語詞之中頗有含糊。

便知道人家早有自己打算,也就不再糾結這事兒。

時不時鄉親們來往招呼,倒也是鄰里和睦景象。

季家一家子安生的在家釀酒,菜熟了之後還摘了些菜拿到縣城裡去賣,酒也價格越來越高,讓花間酒樓也跟著小賺了一筆。

這樣快活的日子過了一個月,黃秀芬那邊杳無音訊,就在一家子認為她放棄的時候,黃秀芬突然出現在了季家院子裡。

黃秀芬一改一個月前的樣子,長了一些肉,顯得不那麼可怖了,換上了一件半新不舊的衣裳。

豐腴了些的臉上還塗了一點脂粉,頭髮上還別了一朵花,跟往日比起來大相徑庭。

季老大一看見她就怕了,忙不迭躲進了屋子裡。

他可不敢再跟黃秀芬發生什麼對話,若又被她誤解,到時候自己和繡兒的事兒就真的八字沒一撇了。

季老太倒是罵道:“你這是還過來作甚?”

剛罵完,她就想起自己之前忙其他事,恰好馬家那邊吃了瓜落,沒工夫來這邊鬧事兒,就忘了把和離書給黃秀芬這件事。

估計這次來就是為著這事。

“老太太,我今天來可不是討嫌的,我是來拿休書的。你們家這死不認兒媳婦,我也沒辦法,趁著我現在還年輕,還能生,有個漢子要娶了我做媳婦,到時候過的可就是獨一個兒媳婦的日子!”

果不其然,黃秀芬開口就是為著這事。

黃秀芬昂著頭,像一隻戰勝的公雞一樣瞅著季老太,似乎想從她臉上看出什麼失落來。

季老太一愣,隨即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