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張海洋走後,楊遠帆接著張學兵剛才的話題說道。

“遠洋捕撈我不是頭一回,可是指揮這麼大的漁船確實第一次,感覺就兩個字——痛快,要說困難嘛,在船上沒有,可是上了岸之後,確實有點!”

張學兵知道職工如果有生活中困難,就不可能將百分百的精力放在工作中。

尤其是這些動輒一兩個月不著家的船員,家裡的一點雞毛蒜皮,就能影響心態,甚至造成重大事故。

所以船員的家事不是私事,公司裡得知以後更不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張學兵凝重的說道,“你只管說,只要是合理,我想辦法幫你解決!”

楊遠帆露出喜色,“別的先不說,就拿張海洋遇到的難處來說,他孩子剛剛三歲,正是入托的時候,過去單位有託兒所,可現在只能是去社群託兒所了,您應該知道現在上託兒所,比上小學都難,他這種情況還不是一個人......”

隨後他又提了好幾個關於家屬和船員福利的問題。

張學兵讓劉嫚一一記錄下來,他自己也記在了心裡。

別的問題不說,光是這個託兒所問題,就很難解決。

假如這些人還在原單位,由於都住宿舍,單位弄一個託兒所就能解決問題。

張學兵所知,大多數大型單位就是如此安排的,有的甚至有自己的小學、中學。

可是他這邊就不好解決了,這些職工住的比較分散,有些甚至還在原單位的宿舍。

如果在村裡弄個託兒所,那麼這些人的家屬得經常接送,更不方便。

假如透過關係幫他們解決社群託兒所,那得跑遍整個綠島市的社群,誰也不敢保證都能解決了。

張學兵心想難道要提前搞職工宿舍?

讓這些職工集中居住,???????????????到時候所有配套設施都安排上,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可是這筆費用不少,如果綠島搞了,濼寧和省城要不要搞,給海員安排了,其它的人呢,難道厚此薄彼?

如果都安排,怕是剛剛有點富裕的資金,又得捉襟見肘起來。

原本張學兵是打算搞一些自建房,當做給職工的福利,現在看來必須提前了。

這時候張海洋紅著臉回來了,他又端起杯子敬了張學兵一杯,這才坐下。

張學兵說道,“剛才你不在,楊船長說了一些船員們的難處,我認為必須解決,這些也是員工應有的福利待遇,不過年前來說,怕是解決不了,這樣,我會讓公司裡統計一下需要入托的人員,先想辦法在你們附近社群解決了,等將來咱們再想辦法”

張海洋沒想到私企竟然能幫著解決後顧之憂,頓時心裡感覺暖融融的,一陣激動又連敬了張學兵兩杯。

此刻他也對這個公司有了認同和歸屬感。

今天張學兵喝得有點多,散席後專門交代劉嫚,儘快安排入托的事情,如果辦不好,就在村裡自己弄一家託兒所,大不了再弄個班車接送。

另外再讓她考慮一下自建房的事情。

安排完了,他才步履蹣跚的回到了自己房間。

剛剛進門,就聽到一個溫柔的女子聲音,“你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