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湖邊繞過一片蘆葦蕩,現出了一座深入湖中的小半島。

房屋鱗次,雞鳴犬吠,加上那緲緲的炊煙和暮歸的農夫,儼然一幅世外桃源工筆畫。

“到啦,這就是俺們百花村!”招弟指著半島嬉笑著說道。

一路行來,張學兵三言兩語已經將三個涉世未深的小丫頭底細套了個清清楚楚。

仨人姓花是親姐妹,個頭最高的是老二,叫招弟。

微胖的是老三叫想弟。

最矮的是四妹叫念弟。

他們還有一個今年上高中的大姐叫來弟。

別覺得奇怪,在農村,家裡沒有男孩子,生的女孩一般都會起這種名字,就是因為長輩心中想要男孩傳宗接代的執念作祟。

這種執念並不稀奇,就算是三十年後的大都市裡,也大有人在,還不是少數。

對面村子裡姓花的人多,原本叫做花家村,後來被百年前本村的一個進士取名為百花村,聽著頗具詩情畫意特別貼切。

百花村臨水而建,背靠大山,下可採蓮、挖藕、捕魚,上可種地、打獵、採藥。

加上湖光山色,四季百花,看著就是個人間桃源。

張學兵心裡不由得暗歎,老天何其不公,假如張家村建在此處,村裡人何須過的那麼辛苦,興許幾百年來也能出幾個人才。

念弟最小,也最能說,一路走來就沒閒著嘴,村裡的情況大半都是她透露的。

能有這麼天真無邪的少女,可想而知,這個村裡的村民,必然也非常淳樸實在。

“哎,張學兵你進了村不要再說謊了哦,還兄妹倆,你當我們沒見過逃婚的?俺們村就有好幾對,現在還找不到呢!”念弟嘚吧嘚的說著,不停地用白眼珠瞟張學兵。

“是,一定,我也是覺得害臊,才那樣說,可不是故意撒謊哈!”張學兵舉起手來擺出鬼子投降的姿勢,連連解釋。

眾人走過狹長的陸地,前面漸漸寬闊,幾座高大的石頭牌樓出現在前方,遮住了村口。

這種牌樓一般兩種作用,一是嘉獎,二是旌表節孝,比如村裡有人進士及第,或者出現節婦烈婦,會由地方上撥款建一座。

由此也能看出,這座百花村確實有歷史傳承和文化底蘊的。

“招弟姐,你看這條魚......”

幾人剛剛繞過牌坊,村口在望,迎面來個十五六的毛頭小子,呲牙跑了過來,手裡拎著條活蹦亂跳的大鯉魚,炫耀似的在手裡搖晃著。

念弟呵呵笑道,“哇,好大的魚啊,魚鉤子你抓的?”

毛頭小子撅起下巴,傲然說,“昂,俺跟爹去採蓮蓬,這傢伙直接蹦了上來......”

招弟似乎沒心思聽對方的戰績,伸手拎起穿魚的水草。

“正好,今晚上家裡來客人了,烀餅子熬魚湯,你讓俺舅也來哈!”

魚鉤子走後,念弟向張學兵解釋道,“他是俺表弟,叫姓於,小名叫狗子,外號魚鉤子!”

這一路走來,張學兵發現,村子裡雞犬相聞,鄰里和睦,真跟陶先生寫的那個桃花源有一比。

“爸、媽,俺們採藥回來啦......”

“還帶來倆客人!”

“魚鉤子還給了大鯉魚!”

小姐妹仨一人一句話,銀鈴似的聲音繞耳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