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大雨足足下了三天,而後轉成了中雨,小雨,在第五天的時候,徹底停了下來。

天依舊沒有放晴,氣溫急劇下降,讓三伏天竟然有了深秋的味道。

幸虧張學兵提前準備充足,各家都不缺保暖衣物和取暖的柴碳,這才沒有造成大規模的病患,就算是偶爾小病小災也有大量的藥物救治。

唯一的麻煩就是,連天陰雨帶來的潮溼,讓習慣了乾熱的村民們渾身難受。

家裡的木器還有衣物,也都生了一層絨毛,甚至還有許多蘑菇在角落裡撐開了小傘。

現在村民們都盼著天早點放晴,外面的大水早點退去,大家好繼續開工,畢竟秋天快要到了這是一個收穫的季節。

這些日子以來,張學兵家卻氣氛異常詭異。

大雨變小的那天張學兵帶著手下骨幹,去檢視了防洪設施,他除了吃飯大多數時間都悶在房間不出門。

瀟晨晨為了避免和他見面,也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小丫頭原本和瀟晨晨打得火熱,可自從那天開始不知道為什麼,倆人之間像是也起了齟齬,關係冷淡了許多,偶爾見面也只是不冷不淡的說話,沒了以前的那種親如姐妹的氣氛。

家裡裡裡外外只剩下嫂子一個人忙活,倒是也樂得清閒。

今天雨剛剛停歇,張學兵從書房裡鑽了出來,迎著溼潤清風舒服的伸了個懶腰。

這些天為了後續發展計劃,悶在書房裡可憋壞了他,也憋出來一套計劃。

這套計劃是等他暫時離開開展國際倒爺行動的時候,本土的鄉村發展計劃。

雖說現在產業鏈都已經形成,但還在初期階段,比較薄弱,有了這套計劃,就能讓留守的負責人員有的放矢,不至於手忙腳亂造成損失。

整套計劃,將目前的產業分成了幾部分。

第一部分是起家的產業,農產品供應鏈。

這是張學兵攫取的第一桶金,也是目前最成熟的產業鏈。

這一部分包括了山野菜、野生魚類、土豬、土雞等等的收購、運輸、批發和零售。

等張學兵啟程後到回國前,這段空窗期,由老郭、狗剩、山豹來負責,以老郭為主,另外倆人輔佐順便向他學習。

第二部主要就是草藥,其中包括了捨身崖下的珍稀草藥的管理和野生靈芝養殖,以及普通草藥的採集和銷售。

由於捨身崖的秘密,這部分所有事情都交給了重傷痊癒後的麻桿。

讓他選擇三五個信得過的小弟兄,來全權負責這些事。

至於草藥賣給誰,張學兵也早已打定了主意,那就是瀟晨晨的金玉堂。

也許是心有愧疚,也許是覺得金玉堂實力強大,反正張學兵也說不清原因。

第四部分,主要是工廠的基建,也是整個計劃最重要的一部分。

保健品廠、農產品深加工廠,都要在這段時間開工建設,已經建好的養殖廠也要正式開始投產。

因為張學兵已經計劃出國,所以全部交給了養狗場的趙漢雲還有下山村的小組長張雲偉負責。

第五部分也是未來這一段時間最賺錢的部分。

那就是送家電下鄉換糧食,而且這個產業鏈關係到了張學兵國際倒爺計劃能否轉起來,就成了重中之重,所以由村部的劉虹、高婧、劉銘濤加上走鄉串戶經驗豐富的張虎四人負責。

最後就是修路的計劃。

要修一條正經的山間公路,費用可不是一點半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