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兵不能慣著他,輕輕放下望遠鏡,二話不說扭頭就要走!

老闆騰的站起,高聲喊道,“哎,小兄弟,你要是真喜歡,給你便宜十塊錢,七十拿走!”

張學兵放慢了腳步,卻沒有回頭,懶散的說,“哼,七十,這破玩意,最多三十塊!”

褒貶是買家,老闆就怕這種可買可不買的買家,為了達成買賣,他只好咬牙降價,“三十連鏡片都不夠,這可是清朝海軍用的,至少五十塊!”

這次張學兵停下了腳步,轉頭看著老闆,臉上露出一絲難色,“五十啊,我可吃不消,買了這玩意,電子錶買不了了,我就出三十,你愛賣不賣!”

老闆眼珠子一轉,摸起攤位上的那塊勞力士,搖晃著說道,“電子錶哪有機械錶好用,你出五十塊,望遠鏡和這表都歸你了!”

沒想到老闆如此上道,張學兵忍著心中的喜悅,慢悠悠走到攤位前,一番褒貶,這才付了錢。

這回兒賺大發了,一隻不明來歷的望遠鏡,加上一塊勞力士,過上十幾年至少價值幾萬塊,甚至更高。

不過這隻表太破舊了,必須清理一下才能繼續戴,出了市場後,他找了一個修表檔,眼睛一眨不眨的看著修表師傅裡裡外外清理了一遍,這才放心的戴在手上。

暑天的山村比市區涼爽許多,正午剛過三三兩兩的村民走出家門,手裡拎著鐮刀和麻袋,向村外而去。

他們不是下地幹活去,而是去挖野菜。

自從張學兵開始收購山野菜,大多數村民存在觀望態度,等麻桿狗剩他們家拿到錢之後,村民們再也坐不住了,紛紛上山挖起了野菜。

沒辦法,生活在山村裡,光靠地裡的出產吃飽肚子都勉強,根本沒有別的收入,能有機會多賺點哪怕是三塊五塊,也能填補家用啊,要知道很多村民都欠著村長家糧食還不上呢!

所以這些村民如此趨之若鶩。

那些沒去挖野菜的村民,拎著籃子或包袱皮,在麻桿家門口排隊,等著麻桿老媽三姑一枚枚的檢驗雞蛋,計數之後給他們打一張白條,等張學兵回來給他們結算。

整個村裡都是忙忙碌碌的身影,唯有村口一所青磚黛瓦的大院落門口十分的冷清。

這裡是村長張永忠的家,平時人來人往好不熱鬧,當然這些人不是串門閒聊的,而是來借糧的。

然而這兩天他家門口卻開始門前冷落車馬稀,那些以往來借糧食的,都勒緊了褲腰帶進山挖野菜去了。

張二豆和他兩個小弟,站在大門口,看著那些忙忙碌碌的村民們,心裡不爽到極點。

“二豆哥,我都打聽到了,他們收的東西都沒給現錢,全都是白條!”一個閒漢從隱蔽的角落跑出來,對張二豆一陣低語。

張二豆將手裡菸頭狠狠摔在地上,咬牙切齒的說道,“好啊,這小子在老子眼皮底下,做起沒本生意了,這次老子一定讓他不死也剝層皮!”

“你們幾個按照我的意思去辦!”說完他一揮手,搖頭晃腦走回自家院子。

那幾個狐朋狗友,卻像是摻進百米的沙子似的,混入了村民之中。

“什麼,你說張學兵這小子就不打算給錢?”

一個憨厚的中年村民,揹著鼓漲漲的麻袋,驚訝的看著眼前人。

張二豆的小弟,張二黑滿臉正氣,大義凜然的說道,“這小子沒人性,想摟一把就走,你看光給你們打白條,誰見到現錢了?他這是要坑咱們鄉親們啊!”

村民滿臉將信將疑,“那他嫂子和小姨子都在家呢,跑了和尚跑得了廟?”

張二黑露出個我什麼都懂的表情,“你看他都不在村裡,這是打算讓那倆娘們頂缸呢,這貨賣了錢以後再也不回這窮山村咯......”

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這些謠言被張二豆的幾個狐朋狗友散佈出去,很快像是瘟疫傳遍了全村。

怒火在村民中醞釀,萬里晴空彷彿都被烏雲覆蓋,一場風暴就要摧毀這座古老的小山村。

張家廚房裡,蘇婉兒正在忙著晚飯。

昨天麵粉剩下不少,還有不少熟肉,蘇婉兒打算做一鍋肉湯麵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