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門檻效應(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個年代沒有超市和配送,人們都是去農貿市場買菜。
跟大多數縣城一樣,歷山縣的老百姓們講究一個早字,才六點多農貿市場裡已經人滿為患。
賣菜的,買菜的,萬頭攢動,人聲鼎沸好不熱鬧。
張學兵原來以為自己算是早的,可是到了這裡才發現,根本就沒有留給他擺攤的位置,那些攤位大多數都是有主兒的,外人輕易插不進去。
有沒有攤位無所謂,他來這裡可不是打算練攤的!零售太慢,積年累月才能賺到大錢。
找了一家水產攤位,張學兵十分客氣的問那位中年老闆,“叔您這裡要魚麼?”
老闆給氣笑了,把面前的水桶拍的砰砰響,裡面滿滿的各種魚跳出了水面,“你看我要不要買魚?”
剛才張學兵已經看過,這些水產攤子,賣的都是養殖魚,這年頭肉最貴,禽類次之,水產很便宜。
他憨憨的一笑,“叔,我這些都是野生的,能賣上高價,要不都給你留下?”
老闆翻著白眼珠擺擺手,“不要,不要,你添什麼亂,我這裡剛進的還沒賣呢,再進貨,有病吧!”
隔壁一個上了年紀的老闆,伸過頭來看了看張學兵的魚,點頭輕笑,“沒錯,倒是野生的!”
張學兵挑起大拇指,“這位大伯識貨,野生魚煲湯更香、更補肯定好賣,要不您留下點賣賣?”
這位老闆無奈的搖搖頭,指了指面前的那些水桶、水盆,“你看看,都滿滿的,野生魚雖好,可價也高不好賣,水產這一行講究個快進快出,貨放長了就折耗,誰也賠不起啊,小夥子你還是別在這浪費時間咯!”
水產雖說利潤高,可是活魚放長了會大量死亡,死魚就不值錢了,甚至連問價的都沒有,就算是魚不死,時間一久也會減輕分量,放的越久越賠錢。
中年老闆不耐煩的揮著手,彷彿趕蒼蠅一樣,“快點走,別擋我做生意,你這些魚再便宜我也不要,快走,快走!”
張學兵知道他說的是實話,讓這些有長期貨源的魚販子買這些野生魚確實有點難度,不過今天必須出手這些魚才行,否則自己的後續計劃就會受阻。
“我要是不要錢呢?”
兩個老闆以為自己聽錯了,對視一眼異口同聲的說道,“白送?”
白送怎麼可能,剛才張學兵想到了營銷學上的一個辦法,門檻效應。
簡單來說,過分的要求一般都不會接受,但是你可以逐步的加碼,人們接受了低要求,往往為了保持一定形象會接受你更高的條件。
張學兵露出了幾分苦笑,誠懇的看著兩位,“我從張家村來趟城裡不容易,這些魚都是從山澗裡抓的,絕對野生,今兒要是賣不掉,再帶回去怕是都成了死魚,兩位大叔看著面善,能不能先把這些魚寄存在你們這裡代買,能賣多少賣多少,剩下的我下午再來想辦法處理了!”
中年老闆脾氣明顯不好,一瞪眼喊道,“不行,我哪來的地方給你放魚!”
老年老闆皺起了眉頭,思忖片刻,“哎,張家村我知道,來回六十里地,這魚回去肯定都完蛋,你先放我這兒吧,不過我可不敢保證死活!”
張學兵連忙道謝,把兩桶魚從車上卸下來,放到老闆的攤位上。
“行了,你忙去吧,記得明天來拿!”老闆看著這些魚砸嘛砸吧嘴,忽然問道,“哎,要是有人買,你打算賣多錢?”
張學兵心裡暗喜,“給我每斤一塊二就行,大伯您隨便賣,多的算您的!”
老闆一撇嘴,“大肉才一塊八,你真敢要價!”
這個年代正好趕上第四次通膨,全國工資普遍翻一倍,但是基礎物價並不高,大米白麵等主食才幾毛一斤,副食品肉類也就一塊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