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廟產之爭(第1/2頁)
章節報錯
府河邊的芙蓉花又到了盛開的季節,各色的花朵競相綻放,把清澈的錦江映得一片絢爛。省城的古城牆一直到六七十年代還有殘垣斷壁,但人們不但不加以保護,還不斷地取土、撬磚、開荒種地、堆垃圾,搭建破爛蓆棚。特別是在過去十年,被大量挖土打戰備磚,省城的城牆終於被夷為平地。原先種在城牆上的芙蓉花被移栽到了河邊,雖然一到季節還是照常地花開燦爛,卻少了那份花重錦官城的味道。
今天是星期天,德成和玉梅照例去小南海看望孩子們。遠遠瞧見河邊的芙蓉花開得花團錦簇,他就忍不住拉著玉梅去看上一眼。
河邊稀稀拉拉的芙蓉樹,早沒了十里連綿的壯觀氣勢,以前城頭上那燦若雲霞的芙蓉花,已經消失殆盡。讓人見了,不免心裡多了幾分惆悵。
因為工作的原因,德成以前去過西安。西安之所以堂而皇之地稱自己為千年古城,因為它有兵馬俑和古城牆作為見證。省城憑什麼說自己也古老?城牆挖掉了,皇城炸掉了,城內的河道填平了,古橋拆光了,池塘沒有了.水道也廢棄了。只剩下幾件出土文物放在博物館裡供人參觀。
德成不禁想到一個問題,為什麼別處別地的古老文明都保護得很好,惟有省城對一切古老的東西要徹底消滅?因為戰亂?因為無知?這些可能都是原因。作為城市記憶的古老建築就這麼悄無聲息地消失了,想起來,不得不讓人感到痛心。
很多年以後,德成去參觀紅極一時的省城著名景點寬窄巷子時,對那些偽古建築嗤之以鼻。當初不知道盡心保護,現在卻要搞些假景點來裝點城市門面,真是何苦來哉。
在小南海吃過午飯,大人們圍坐在樹下閒聊,孩子們都在屋裡安靜地做作業。德成捧著一杯清茶,悠然自得地聽著玉梅和大姐的閒聊。
前年裝置科的胡科長因故去世後,裝置科科長的位置一直空置著。按資歷和技術能力,德成接任這一職務完全沒有任何問題。可廠裡革命委員會的部分人以德成不是共產黨員為由,堅決予以反對。直到去年趙新民回廠恢復工作後,才力排眾議,拍板讓德成用以工代乾的方式接任了裝置科科長一職,這件事才告一段落。
所謂以工代幹,簡單來說,就是以工人身份在幹部崗位上工作。這也算是中國的一大特色,主要源於前段時間幹部管理混亂而產生的特殊現象。不過德成對此倒是無所謂,只要能讓他正常工作,名分這些都不算個事。
正當他神遊物外,優哉遊哉喝著茶時,妙心的一段話引起了他的重視。
“前天街道辦的人來找過我。”妙心對玉梅說。
“街道辦找你能有什麼事?”玉梅聽了覺得好奇,姐姐不過是個庵裡的閒散人員,街道辦的人能有什麼事找上她。
“他們說,現在國家經濟比較困難,街道上的閒散待業人員很多。他們打算興辦一些街道企業來解決這部分人的就業問題。”妙心不緊不慢地說道。
“他們要辦企業是他們的事,跟你有什麼關係?”玉梅還是不明白街道辦的人為什麼會來找姐姐。
還沒等妙心回答,德成卻在一旁一臉嘲笑地對她說:“你可真笨,這個都想不明白。”
玉梅惱了,伸手掐了他一把:“你聰明完了,那你說說是怎麼回事?”
“我問你,要想辦廠,首先需要什麼?”德成收起笑臉,正色問道。
“當然是先有廠,其次還要有工人搞生產,這個還用你說。”玉梅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德成看著玉梅不說話,玉梅低著頭思考了一會兒,恍然大悟道:“他們是看上了小南海這塊地盤了!”
“對呀,你看看周圍,有什麼地方適合辦廠的?沒有吧?說到底,就只有小南海有這麼大的地盤可以建一座小工廠。”德成指了指荒蕪的大殿。
“對,小斐爸爸說得沒錯,街道辦的人也是這個意思。”妙心點點頭。
“既然想要在這裡建廠,他們是怎麼跟你說的?”德成對這件事有些上心,追問道。
“他們說了,他們負責招收工人,機器裝置也是他們負責,另外還提供開辦費用。只是地盤就用小南海這座庵堂,讓我帶著大夥兒幹。”妙心把街道辦提的條件轉述給德成。
“大姐,他們準備開辦什麼企業?”德成又問了一句。
“他們說是要辦一個翻砂鑄造廠,準備給一些大廠做配套生產。”妙心也不知道什麼是翻砂鑄造,只是記得辦事處工作人員的原話如此。
“翻砂鑄造廠”德成低頭沉思了片刻,抬起頭問妙心:“大姐,你是怎麼考慮的?”
“我?我一個出家人,也搞不懂那些東西,怎麼可能去帶這個頭呢。再說了,辦廠就要把庵裡供奉的菩薩都拆了,小南海可是師父親手交給我的,我不想在我手裡毀掉。”妙心看著破敗的庵堂,搖搖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