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東來讓人把廚具和桌椅板凳拉倒店門口時,吳秀芬已經把店面打整得乾乾淨淨的。田東來有個朋友在市飲食工作,剛好飲食公司要淘汰一批舊廚具和桌椅板凳,他就幫忙介紹田東來買了,東西還能用,價格也很便宜。

田東來讓人把貨卸在店門口,搬運師傅笑呵呵地幫著把東西搬進店裡,田東來為此還額外多給了他兩塊錢,運費本來也不貴,總共就五塊錢。這幾年木綜廠周邊陸陸續續開了幾家賣木料、木板的商店,顧客多是準備自己打傢俱的普通市民,幫著商家和顧客拉木料的搬運生意也跟著應運而生,這些搬運工大多是從遂寧農村來省城討生活的農民。八十年代後期,木綜廠在原來的廠區興建起府河綜合市場,市場裡的搬運業務基本被這批遂寧人壟斷了,省城的人都稱他們為“遂寧幫”。

田東來兩口子把廚具、爐灶安置整齊,又將店裡的桌椅板凳擺順。看著整整齊齊煥然一新的店鋪,田東來欣慰地對吳秀芬說:“秀芬,明天就要開業了,這可是咱們自己的店,咱們好好幹,一定要幹出個樣來給大夥兒看,我田東來也是有本事的人。”

吳秀芬環顧了一下店裡,臉上露出微笑:“嗯,咱們一家人以後就指望你了。就是太辛苦了,早上四五點就要起來和麵做包子、饅頭。”

田東來笑了笑,點上一根菸,狠狠抽了一口,從鼻腔裡噴出兩股濃濃的煙霧,他滿足地說道:“這不算啥,以前在廠裡食堂上班,還不是一樣早上四五點就要趕去開工。何況現在是給自己幹了,再早起床我也願意。”

第二天一大早,“田記”小吃店開業了,天還矇矇亮的時候,吳秀芬和田東來就開啟店面正式開門營業。

擺放整齊的桌椅板凳擦得乾乾淨淨,蒸籠裡的包子、饅頭、花捲熱氣騰騰,香氣撲鼻,讓人垂涎欲滴。地上兩個大保溫桶裡裝著剛剛熬好的稀飯和豆漿,桌上的搪瓷盆裡還切了滿滿一盆洗澡泡菜,拌著鮮亮的紅油,看著就讓人胃口大開。

一大早,來吃早飯的人絡繹不絕,吳秀芬臉上笑意一直都沒有散去,想不到今天一開張,生意就這麼好。

熱鬧一直持續到上班時間,店裡吃飯的人才漸漸少起來。田東來找了張凳子坐下來,給搪瓷茶缸添了些熱水,端起來喝了一大口,這才拿起脖子上掛著的毛巾揩了一把臉。

吳秀芬洗完碗,捶著腰走了過來,坐在田東來的身邊,從身上背的小挎包裡掏出一大把零錢,認真地數了起來。

“東來,你猜我們賣了多少錢?”吳秀芬一臉驚喜地問道。

“多少?”田東來一邊點菸一邊反問道。

“十二塊三毛五分呢!”吳秀芬炫耀似的晃了晃手裡那疊鈔票。

田東來滿意地點點頭:“和我估計的差不多,這個頭開得還算可以。”

田東來在店裡休息了一會兒,起身去為中午賣面做準備,吳秀芬去了木綜廠宿舍附近的菜市場,準備買些吃麵條要配的菜葉子。田東來正在後廚忙活著,德成揹著手走進店裡。田東來見了,趕緊把手在圍裙上擦了一下,走出來招呼德成:“哥,你怎麼來了,今天不上班嗎?”

德成打量了一下店面,微微點點頭:“上次聽你說,打算今天開張,怎麼著我也得過來看看。東來,不錯嘛,你這店看起來還有模有樣的。”

田東來有些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還行吧,就是個小門面,讓哥見笑了。”

“今天剛開張,生意還好吧?”

“還行,和我預計的差不多,一上午就賣了十幾塊錢。哥,你坐會兒,我去給你泡杯茶。”田東來轉身回後廚去找茶葉。

“東來,別忙活兒。我就是過來看看,沒什麼事我就先回去了。過會兒店裡就該上客了,我就不耽擱你做生意了。”德成說著就要離開。

“那怎麼成,哥,好歹你嚐嚐我的手藝。反正都快中午了,吃碗麵再走也不遲。”田東來急忙拉住德成。

吳秀芬正好買菜回來,見狀也拉著德成不讓走,非得讓他吃碗麵再走。無奈之下,德成只能應允了。

面端上了,雖然只是一碗普普通通的素椒雜醬麵,田東來打調料的水平真心不錯,炸醬臊子也炒得很香,這碗麵吃得德成非常滿意。

德成吃完麵都快十二點了,店裡來吃麵的人逐漸多了起來,小小的店裡擠滿了人。田東來在後廚忙著挑面、打調料,吳秀芬則在外面忙著端面、收碗、抹桌子。兩口子雖然忙得腳不沾地,滿頭大汗,卻一臉笑意,一副甘之若飴的樣子。德成站起身,在麵碗下壓了五毛錢,沒有打擾他們,一個人悄悄地走了。

吳秀芬收拾到德成坐的位置,座位上已經沒有人。吳秀芬拿起碗底壓著的五毛錢,朝門外望去,德成已不知去向。

“老闆娘,打碗麵湯!”身後有顧客大聲喊道,吳秀芬把錢揣到包裡,回身笑著答應道:“來了!”